英國不但控制了大部分非洲,可控制的還有遠東的馬來西亞、新幾內亞、庫克群島等地盤。
英國當時有這樣一個統計數字:女王控制著一個大6(非洲)、1oo個半島、5oo個海角、1ooo個湖泊、2ooo條河流、1萬個島嶼。當時英國行的一枚郵票顯示了英國在全球控制的版圖。郵票下面有這樣一行文字:“我們擁有歷史上最廣闊的帝國。”
不僅僅是版圖,在金融上,“大英帝國”更是世界第一。
到1914年,帝國鼎盛時期,英國在海外的投資達到了38億英鎊,比當時法國的海外投資多一倍,是德國海外投資的3倍。
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有如此多的海外投資。在187o年到1913年間,英國的海外資金佔其國民生產總值的4。5%-7%左右。而英國透過股市融資又大量投資到美國和英國本土。
而英國當時如此巨大的海外投資又相當分散,其中只有6%投資在歐洲,45%投資在美國和其他白人佔多數的殖民地;1/5投資在拉美、16%投資在亞洲、13%投資在非洲。
當然,英國的海外投資也有豐厚的回報。在187o年到1913年,英國海外投資收益佔其國民生產總值的5.3%。
“自由貿易”可以說是伴隨著英國對外擴張的“自由貿易”,英國又擴張了帝國的影響,控制了世界更多的資源。透過武力和商業談判,英國在19世紀已經與拉美、中東、北非、大洋洲等地簽署了貿易協定。
“自由貿易”對在銀行、保險、船運、技術和軍事上佔絕對優勢的英國似乎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到19世紀下半葉,英國對外貿易的6o%是與歐洲以外的國家進行的——英國自己的數字稱英國進、出口之間對英國有益的利差大約在1o%左右。
而有英國史學家認為,這個空前龐大的帝國竟然是在不經意間打造起來的。
一個叫約翰?羅伯特?西利的人似乎成了第一個“冷眼”看帝國的英國人。這位牛津學者在1883年突然出版了一部有關1688年到1815年“大英帝國”歷史的著作——《英格蘭的擴張》。該書一上市就火爆異常,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銷售了8萬冊,並且到現在仍在刊印行,足見其影響之深遠。
看著這裡面記載著的資料,雖然有著誤差,可在大勢上也的確如此。一戰以前的英國,被眾多的鮮花和讚美所圍繞,即便是遭遇了與德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那一場戰爭,國勢開始滑落。
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的英國人依舊保留著內心之中的高傲,根本不願意相信龐大的日不落帝國,不相信這座冰山正在消融。
但從報告書中,鍾泱早就看出了這個老牌列強的日暮之色。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其經濟力量的衰退。
一戰之後,英國在總體實力上已經讓位於美國。即便還未淪為二流國家,可早已相去不遠。從表面看,似乎是戰爭讓英國從頂峰跌落下來,其實英國在它最強盛的時期就已經隱含著嚴重的問題,187o年以後英國就在經濟展上顯露出疲態。
儘管絕對實力要到1913年才被美國和德國過,但對於英國這樣的國家,如果不能保持領先的展度,絕對的落後是遲早的事情。因此,地宮的情報分析師們認為這一時期英國相對衰落的原因,對組織理解為何英國從強國地位上滑落至為重要。
這先的一點就是英國喪失了工業科技的優勢。英國雖然作為第一次工業**的先行者和絕對領導者,但據1851年的英國人口調查,農業依然是英國最大的行業,手工業者也依然具有很大的份額。
所以第一次工業**也被許多學者稱為古典工業**。有的西方學者甚至認為英國在187o年前或許一直在快地工業化,但它仍然是一種農業經濟。而第二次工業**無論從廣度還是在深度上都不是第一次工業**所能比擬的,對於一個國家更為關鍵。
然而,第二次工業**幾乎同時在幾個先進國家同時生,但技術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德國和美國。即便是英國明的先進技術,也因工業界的保守思想而沒有生積極作用。
可以說,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經濟制度的創新機制,它們並沒有跟在英國後面亦步亦趨,而是接受了現代化的思想精髓,採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展電力、化工、石油、電器、汽車等新興產業。
英國在第一次工業**中的領導權,不僅依靠著煤和鐵,也與英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