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某個方面來說,這還真是突破了僵化的國營體制,甚至是實現了政企分離,塑造出了一種高效的垂直管理,減少各種冗員!
當然了,上面的這種說法那都是單純的說好話,要是說點實際的話,那就是如果趙鑫先不是賈鴻漸一樣的重生者,沒辦法所有事情所有機會都跟賈鴻漸一樣抓的住抓的好的話,那麼結果就會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作為一個本時代的土著,一個人花腦力去判斷所有的事情,肯定會有失誤的時候,沒有任何人掣肘的結果就是沒有任何糾錯機制,而當首腦的判斷錯誤的時候,整個集團被打造的執行力越高,那就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走的越遠,離死就越近!
這樣三九的一個“一人機制”以及海耳集團的“海耳經驗”甚至是長宏的“長宏模式”以及華夏高科的“華科方式”被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部門給當成了這個年代的四個績優企業的典型。在這個紀錄片裡面,前三個都是國企不用說,而華夏高科則是因為奇蹟一般的成長模式以及後來對社會的反饋外加對中小國企的關懷,倒是被附帶著加了進去當作了一種比較奇葩的典型。
賈鴻漸回國碰到的事情裡面,第一件是未來的領導核心視察了三九,而第二件事情就是這個紀錄片的播映。這一共四集的紀錄片裡用了最後一集的時間來給華夏高科說各種好話,這並沒有讓賈鴻漸有多麼得開心,吸引他注意力的反而是這紀錄片播出來之後導致的第三件事情……
那第三件事情,就是《改革》的9月號裡面,有一個叫做吳鏡璉的經濟學家發表了一篇明偉《放開防火國有小企業》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面,算是終於明確的提出來了“放小”應該成為深化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一條新路。本來這種事情在之前那都是各種小道訊息流傳,而在任何公開場合從來都沒有人明確的說過或者贊同過。據說這個小道訊息的來源最早是在兩年前也就是92年的時候,吳鏡璉的老同事之一的、曾經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的周述廉提出的“重擔扶持、其餘放活”的主張。
()免費電子書下載
本來在歷史上吳鏡璉的這篇文章如果沒錯的話,應該是在95年的12月份才發表的,而帶來的結果就是從93年開始在東南沿海一帶暗潮湧動的地方國營以及集體企業的產權清晰化實驗開始浮出水面。歷史上從此企業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以所有權改革和鬥爭為主題的時代,同時各種悲喜劇大戲一一上演。
在現在這個時代裡。好像歷史上的事件有了點些許的變化。在這個時空裡,不僅這種抓大放小的理論提前出世了。而且還帶了點跟以前完全不同的地方——在吳鏡璉的文章裡面,他居然提出來了“抓大放小”的具體方式就是可以組成類似華夏高科在蜀川所做的那樣的合資公司!
具體的意思就是。把大中小型國企裡面的優質企業都抓起來。按照地區、行業等等大中小合併成為龐大的航空母艦式的集團企業。而在另一方面則把沒有什麼競爭力的、質量不怎麼樣的小國企放開,由地方政府牽頭把這些小企業聚在一起形成幾個小集團公司,以此來跟國外或者民營企業合資聯營!對於這些小企業來說,國家就是要放開掌控權,來實現部分的政企分離、經營權所有權分離!
這種改造的方式跟歷史上本來的樣子是完全不一樣了。說實話當賈鴻漸看到中央智囊看到了他賈鴻漸的部分所作所為後居然想出來了這樣的辦法,還真有點不知道這種抓大放小的未來會如何。不過有一點他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種改革肯定至少會比歷史上的全國大下崗好要很多。在歷史上的全國大下崗,工人們虧就虧在全是一盤散沙的各種小企業,如今在賈鴻漸的影響下他們要形成各種小集團公司。哪怕有個別人會因為工作態度問題或者冗員問題而下崗再就業,起碼大部分人不會下崗了——畢竟這樣的一個集團公司的目標太大。遠遠比單個賣掉一個小國企來的醒目!
老吳吳鏡璉這個文章裡面方案的提出,可以說跟賈鴻漸這一年來的所作所為也有很大的關係。本來歷史上要到95年96年,透過在巴統解散後兩年裡的苦苦掙扎才最終在市場上贏得了自己一份地盤的民族企業們給了吳鏡璉信心,而在這個時空裡面,賈鴻漸提前引起的民族主義大起義弄的吳鏡璉好像覺得國外巨頭基本上都是紙老虎,什麼松下索尼什麼惠而浦,那些都是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一戳就破,也就是看起來比較嚇人而已。
不僅是老吳這麼看,在這個時空這個年代的中國境內,很多專家學者或者是企業圈兒的人都這麼看。他們沒有經歷過歷史上的種種被打壓的快崩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