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2部分

卷什麼的進場。看著大概兩三百人的長隊,程龍透過賈鴻漸的翻譯問斯皮爾伯格道:“這些觀眾選出來也是有特別的規矩?我看著好像都是年輕人……”

“沒錯,我們做試映會基本上都是跟市場調查公司合作,像是賈鴻漸跟AC尼爾森有關係,我們這就是透過AC尼爾森來找的一幫目標客戶群。像是打鬥片,一般瞄準的物件都是年輕的男xìng。但是你的片子跟別人不一樣,經過我們的設計和分析,大概可以認為是從13歲一直到40歲都可以接受,所以我們主要選擇的人群就是高中生、大學生以及20多歲的年輕人,30到40歲的人選擇相對較少,因為他們不太願意接受新鮮事物,也不太願意接受新鮮的面孔,而年輕人就更容易接受一點。所以這次大概70%的人群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而其中男xìng又佔據了80%……”說道了這裡之後,斯皮爾伯格看到賈鴻漸準備下車。他趕忙拉住了賈鴻漸。“等等,我們要把車開到後門偷偷的進去。按照市調的規矩,我們不能讓觀眾們提前知道這是什麼片子以及什麼內容,哪怕是在市面上宣傳過。這樣才能讓他們沒有一個心理預期的來一個完全客觀的反應……”

嚯!這你妹的一個試映會規矩還這麼多?聽到了這裡之後。賈鴻漸點了點頭。算是願意按照斯皮爾伯格的安排來。接下來呢。三個人就是在斯皮爾伯格的陪同下,坐車到了後門,下了車之後就跟見不得人的小三一樣進了劇院的後門。然後呢。他們進去之後先被帶到了一個休息室裡面。“按照我們的規矩,觀眾們坐好之前,我們不方便進場,同時為了防止觀眾們發現我們,所以到時候我們會在開始放映之後再做到最後排的位置上,而且儘量的要不引起別人的主意……”斯皮爾伯格不厭其煩的介紹規矩道!

到了這時候,賈鴻漸算是明白工業體系的不同了——看看人家好萊塢電影就這麼一個細節方面有多少規矩!這是一兩個電影導演就能把中國電影行業的水平提到美國這種水平的麼?根本不可能!人家美國這邊是要靠著不知道多少個單位配合才能做出來的。像是拍電影要有攝影師、道具師等等配合,這些當然中國也有好的,那接下來的特效什麼的,這中國就不多了?外加這種為了能有一個好結果,幫忙調選試映觀眾的市調公司,中國有麼?然後還有這些成套的規矩,還有各種調查問卷,甚至還有調查結果出了之後怎麼評判結果的標準,怎麼制定相應的宣傳計劃……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專門人才負責的啊!中國那邊現在能有這麼完美的一整套產業鏈來配合麼?

而且更不用說的是,中美兩國的國情不同,哪怕是到了後世,中國的電影行業也市場化了,也跟著錢走了,而中國市場也成長為了世界第二大票房池了,可是在那個時候,中國老百姓是把去電影院看電影當作一個“高檔”娛樂的,畢竟有盜版影視的存在,所以去電影院看電影那真的是要期待多很多的,所以可能美國這邊試映效果還不錯的文藝片,到了中國根本就沒人看!誰樂意花錢去看著玩意兒啊?要文藝在電腦上看免費的文藝多好?

同時中國雖然市場商業化了,雖然人人都要賺錢了,可是要賺錢並沒有學到太多美國這邊的做法,更多的是學到了港港那邊短平快的做法,弄得每年各種把人當弱智的大片頻出,好像只要有明星,好像只要有特效就夠了一樣!在這種市場以及業界發展的階段下,怎麼可能說一兩個人就能把中國的整個電影行業改變成美國這種水平呢?

不過,賈鴻漸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把中國的電影行業改變到美國的水平。說白了,他就是想自己爽一把而已。他雖然對電影有興趣,但是他不是電影人,只是一個玩兒票的,他對電影行業沒有什麼太多的愛,更對中國電影行業的愛不多,所以他也沒什麼責任感要求自己一定要發展中國的電影行業,之所以想這麼多中美的不同,他主要就是想起來了前世各種說法,好像是隻要沒有廣電了,中國電影立刻就變成好萊塢了——你妹的,那幫子導演拍商業片的時候連好好講一個故事都做不到,同樣拍主旋律影片美國人能拍的那麼好,怎麼中國人就必須拍各種犯禁的才能拍出來?中國人拍主旋律就不能拍的跟美國人一樣好?斯皮爾伯格拍的《拯救大兵瑞恩》同樣是主旋律,看看人家拍的結果!

()好看的txt電子書

話說回來,等了一陣之後,有個工作人員過來敲開了門,說了一聲“差不多了,先生們以及女士”,然後斯皮爾伯格就招呼大家起來了,“好了,我們走,電影馬上就要放映了,觀眾們應該都入場完畢了……”

當賈鴻漸他們跟斯皮爾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