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鐵剛也是在點付國。
付娟害怕了,她大舅都喊起來了。眼含淚衝畢金枝告狀道:“我姐給我拉墳圈子去了,她嚇唬我,嗚嗚。”
畢金枝又羞又惱,再證實真是她閨女惹的邪火,她扯嗓子喊道:
“你個攪家精!一猜就是你惹禍。鼓動我和你爸大過年幹架。你要不惹你姐,她能給你拉墳圈子去?你等回家的,你要不給你姐道歉,我扒了你的皮!”
付國被氣的站那僵著臉。付娟再次被她媽傷著了。
永遠都是別人對,永遠都是她錯。永遠沒有護著她的時候。
十來歲的丫頭被氣的渾身發抖,感覺無法控制情緒似的,跑到炕頭,撿起笤帚疙瘩,一把衝畢金枝腦門扔了過去,大聲喊道:“你不是我媽!!”
葛玉鳳後悔的不行。剛才不如抬腿就走了。這可咋整?(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五章 打死犟嘴的淹死會水的(二合一大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幸不幸福,糟不糟心,那本難唸的經是否凸顯,相對論罷了。
比起畢金枝一家,葛玉鳳這個外人都能替她犯愁。
你說就這一個孩子,將來老了可咋整?
家長們卻沒想過,啥事兒都是事出有因的。
……
要說過去那年代養孩子啊,哪有大人管孩子心裡面想啥的?
哪像後世似的,恨不得孩子稍微不高興都找找原因,就怕小祖宗們被憋屈到。
六零七零後啊,那真真是生在平民窩,孩子不值錢。
過去那些家長,由於觀念問題,只要條件稍稍好,趕著喊著尋摸的哪怕認罰款都生孩子。
可勁生,一生生一窩,放學沒人接,弟弟跟著哥。
就即便像付娟這種特例成為獨生子女的,那當家長的也習慣那種放養模式了。
別說性格易怒的畢金枝了,就是劉雅芳,以前要不是畢月鬧過自殺,她也沒心思說沒事兒就跟閨女嘮嘮嗑啥的,沒那習慣。
要不然曾經的畢月,她還算相對養的挺細緻,能至於自殺嗎?早點兒溝通真是不至於抑鬱嘍。
要是追究對錯吧,也不完全賴家長們,觀念、時代所決定的。
那年月裡生存,溫飽都是問題,天天下地幹活,累都累個半死了,吃還吃不上啥,回來只想在炕頭一歪喘口氣,誰能有那個精力和孩子談談心?!
正是因為如此,畢金枝日復一日天天犯愁給付娟怎麼吃飽穿暖,已經養成一種只要供付娟吃飽穿好,她就是個好媽媽的思維模式。從沒有想過她閨女咋想的。
而如今,她確實是不缺孩子吃穿,啥好給買啥,就今年過年有條件了,知道她閨女學習不好,還特意拎的好幾斤帶魚去老師家看看。
她不明白,還讓她這個媽咋當啊?
她一門心思認為,她閨女喪良心!
見過當爹媽的打孩子的,沒見過誰家孩子敢大不孝打爹媽的。
這孩子,畢金枝越養越心寒。乾脆對侄女侄子越來越好,對閨女失望透頂。
以至於親孃倆處的跟仇人似的。
有誰瞧不起自個兒孩子的,沒聽說親媽瞧不上的。
有誰恨畢金枝的,沒聽過過有親閨女恨母親恨的咬牙切齒的。
……
啥事兒啊,家裡真都得有個明白人。至少思維模式要是個多元化的人。
別看事出起因是畢月那個惹禍頭子,但她如果此刻在,倒是真能看出點兒端倪,至少私下裡會勸勸她姑要談話,付娟進入青春期了。
然而此刻,就在付娟揚出笤帚疙瘩那一瞬,連畢鐵林那位情商高的都震怒了。
在他看來,這孩子確實欠揍。
畢鐵林所生存的年代,他所經歷的一切,從沒有見過兒女打爹媽的,還對著腦門揚手丟了過去下死手。
畢成捂著肋骨,坐在炕櫃兒旁邊,傻眼一般側頭看向表妹付娟。
他姐那樣的,用她娘罵人的話,跟頭大活驢似的,那趕上娘心裡不痛快,他姐都得躲著娘,他哪見過這個啊?
過年還不到十三歲整的付娟,她給她媽打了,她還委屈的不行。
付娟渾身篩糠般被氣的發抖,仇視一般和畢金枝對視。
她知不知道她會被暴揍?知道。她也沒趕緊跑走,更是知道這回連她爸爸都不會向著她了。
小丫頭啥都明白,依舊瞪視著畢金枝。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小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