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放過他們。劉厚對“工業部”的感情很深厚,可以說他對“工業部”比對皇位更在意。眼看有人鳩佔鵲巢,霸佔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工業部”那能不怒。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劉厚現在好歹也是個天子,或者嚴格點來說是四分之一個天子,他一怒的後果會是怎麼樣呢?
第六十四章,朝辭白帝彩雲間
第六十四章,朝辭白帝彩雲間
現在hong軍在白帝城繳獲了50門火炮,那還客氣什麼啊,劉厚一揮手,就下令將這50門火炮悉數拆除,全部安裝到“巴陵號”上。不過這50門火炮只夠“巴陵號”吃個半飽。
“巴陵號”兩側船舷各設有40個炮位,加上船頭船尾各一門,共可以安裝82門大炮,比“荊州號”少了10門。而這些拆自白帝城城牆的火炮,射程上也稍遜於“荊州號”。
最關鍵的是,它現在只安裝了50門火炮,是滿載的一半多一點,因此,現在的“巴陵號”火力遠遠比不上“荊州號”,不過即使這樣,它也已經比這個時代任何一艘戰艦都要厲害了,所以它也能勉強被稱作“超級戰艦”。
要將50門大炮搬到船上安裝好是一個大工程,很耗費時日,所以,劉厚只好駐軍白帝城,慢慢籌謀。
幸得劉厚軍中一向有很多各種工匠,他們跟左慈學習了很多簡單機械知識,什麼滑輪、什麼斜面、什麼槓桿都應用得很純熟。這些工匠緊急製造了一些吊機,用這些吊機將火炮一門門從城牆上吊下來。
雖然沒有機械動力,不過hong軍勝在人多,人多力量大嘛,劉厚讓這次在白帝城俘虜的一千多人全部去做苦力,協助那些工匠運輸火炮,這樣平均下來每門火炮有200多人服侍著,就算肩扛手提都能將它們弄走了。
當然,劉厚是不會允許出現肩扛手提這麼沒技術含量的事情出現的。火炮下了地後,就被安置在馬車上,然後拉到岸邊。這些馬車也是特製的,很多承重的地方都是使用粗大的原木製成,以使它們能承受火炮的重量。車軸和輪子直接就是鋼鐵做的。
特別是輪子,做得特別寬大,以減少對地面的壓強,而且輪子也不止四個,而是足足10個,這樣的話,分配到每個輪子中的壓強大大減少,避免輪子因貨物太重而陷入地面。
這種馬車hong軍也不過兩輛而已,幸好城牆離岸邊很近,每次運輸時間很短,俘虜和工匠們三班倒日夜不停勞作,一天一夜可以運輸八門大炮,五十門足足運了七天。
炮運到岸邊還不算完事,吊上船才是整個工程最麻煩的事情。工匠們用粗壯的原木做成承重力超強的筏子,在筏子上還是用原木搭了斜面,然後用滑輪組將火炮順著斜面拉到筏子上。
然後將筏子撐到“巴陵號”的船舷邊,“巴陵號”上早已安裝好吊機,從吊機上垂下來三條鐵鏈。筏子上的人用這些粗大的鐵鏈將火炮捆好,船上計程車兵就開始推動捲揚機的力臂。
這種捲揚機其實就是個豎著放的大軲轆,不過向四面八方伸出十條力臂,可以供10個士兵一起推動。捲揚機連著吊機的滑輪組,有滑輪組的省力作用,加上有十個壯漢作動力,要將一門一兩千斤的火炮吊上船也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安裝火炮的這段時間裡,劉厚同時在做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整合軍隊。原來的第六團一直因為沒有火#槍而只能當做後備軍使用,現在繳獲了兩千多支火#槍,這兩千多支火#槍除了補充給各團替換損壞的槍支之外,剩下的還足夠武裝一個團。
於是,劉厚下令,從第六團中挑選1500名錶現好計程車兵,組成正規軍第六團,最開心的是團長劉斐,他做了那麼久的後備軍團長,現在終於轉正了。
挑剩的五百#人將和這次俘虜的一千多人組成第七團,他們就是新的後備軍了。劉厚直接提拔武大牛為第七團團長。這不但是要獎勵他立了大功,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劉厚覺得他人很機靈,是個可造之材。
他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受過學院和hong軍的系統訓練,缺乏了很多知識,但是知識可以慢慢學,那種應變能力和勇於承擔責任的精神就很難養成,而武大牛恰恰具有這些優秀的特質。
劉厚將原來第六團中的一個營長提拔成團參軍,作為第七團的指導員,協助武大牛訓練、管理第七團。同時,又將其他幾個正規團中一些年紀比較大計程車兵調出來,讓他們到第七團任基層軍官。
這樣做一來是這些老兵年紀已經很大,不適合繼續衝鋒陷陣了,而提拔他們做個軍官也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