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只有2000人駐守,而且還是由潘俊這樣的草包統領的原因。
言歸正傳,且說孫權探聽到關公果然中計撤走了大部分留守荊州的兵馬,不由得大喜。於是,他馬上拜呂蒙為大都督,總制江東諸路軍馬;又令孫皎在後接應糧草。
呂蒙謝恩之後,點起三萬精兵作為前鋒部隊,快船八十餘隻,選出其中機靈之人,扮作商人,身穿白衣(指不穿盔甲,平民的衣服,並不一定是白色的衣裳),在船上搖櫓,卻將精兵埋伏在船艙中。
同時,調韓當、蔣欽、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七員大將,悄悄跟著進兵。其餘人皆跟隨孫權督著大軍在後面接應。
以此同時,孫權又派出使者帶一封書信給曹操;讓他出兵襲擊關公的後方。
就在劉厚到達荊州城的第二天,裝扮成商人的白衣人,駕快船一路往潯陽江去。他們晝夜不停,直抵北岸。江邊烽火臺上的守臺士兵盤問時,吳人答道:“我等皆是客商,因為江中遇到強風,所以到這裡避一避。”同時,拿出一份豐厚的財物送給守臺軍士。
由於荊州是三國交界之處,平時來往貿易很活躍。特別是這兩年,劉厚的“工業部”產出很多新奇的物品,經糜竺的特意經營,很多商品都是經過這裡轉賣出去,然後又買入益州缺乏的糧食、鹽巴等物資。
因此,守臺軍士對來往客商見得多了,可以說到了熟視無睹的程度。所以,這些守臺軍士對這些吳兵的話信以為真,任由他們停泊在江邊。大約到了二更時分,藏在船艙裡的精兵一齊出動,偷偷摸過去,將烽火臺上官軍綁了,接著發出暗號,後面尾隨的八十多條快船上的精兵全部跟進上來,將墩臺上的兵士全部捉拿入船中,一個人也沒有走漏。
於是吳軍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地長驅直入,直取荊州。他們卻不知道,這一切其實有隻眼睛在暗中全程觀察著。並及時回報了給荊州城的劉厚。
話說吳軍快到荊州時,呂蒙將沿江墩臺所擒獲的蜀國官軍叫來,用好言撫慰他們,並承諾事成之後各人都重重有賞,然後讓他們去騙開城門,到時候在裡面縱火為號,裡應外合。
呂蒙按預先制定好的計劃分配好各軍的任務,眾軍領命而去。等到半夜,那些烽火臺的降兵依計到荊州城東門城下叫門。門吏認得這些人是荊州兵,於是就開了城門。這些叛徒進入城門洞後,大喊一聲,就在城門裡放火發起訊號來。
吳兵看到訊號,一齊殺入城裡。奇怪的是,城裡的抵抗很弱,守軍基本上是一觸即潰。韓當、蔣欽、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七員大將各領本部殺入城裡。
進城門時,很多吳軍兵將都覺得奇怪,怎麼這個城門洞特別長,足有一般城門洞的雙倍那麼長,難道這荊州城的城門樓有一般城池的雙倍那麼寬?這似乎不大可能吧?
殺出了城門洞,眾人回頭一看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城門樓的城牆和一般的城池差不多寬,自然城門洞也差不多長。問題是,緊貼著城門洞出來的地方建了一個房子不像房子,走廊不像走廊的建築。
說是建築也許太抬舉它了,因為它實在是太醜陋太不修邊幅了,很多地方都是不規則形狀。看樣子是匆忙間用土石堆砌出來的,就是一條粗糙的通道,唯一比較特別的是,這條通道的上方堆砌了很多土石,高高的已經夠得上城門樓了。
這是個很怪異的建築,如果在平時,有經驗的東吳眾將一定會好好研究研究這個建築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用途,不過這個時候,他們已經突入城池,守軍抱頭鼠竄早就潰敗了。這個時候哪裡還顧得了這麼多,城門一破,拿下荊州已成定局,只要他們揮軍猛擊,這一戰再無懸念,所以人人都是都爭先恐後往前突進。
進了城門後,呈現在東吳兵將面前的是一塊開闊的空地,完全不像其他城池那樣,會有一條主街道貫通城池的東西,街道兩側是鱗次櫛比的商鋪或房子。這塊地方說是空地也不完全對,這塊空地上鋪滿了各種各樣的柴草,還有很多木桶、瓦缸、酒埕等雜物。不過殺紅了眼的東吳諸將對這個雜物當然是視而不見的。
衝在最前方的是周泰。周泰,字幼平,是孫策留下來的舊臣之一,其人作戰勇猛,每戰必身先士卒衝殺在前,他受傷幾十處,面板如同被雕刻一般。這時候,只見他偏袒著右肩,露出幾條猙獰可怖的疤痕,左手持盾,右手刀,一路向逃走的荊州兵追殺過去。
奈何這些荊州兵跑得比兔子還快,周泰氣得連連大吼:“沒種的荊州狗,有種的給爺爺我站住,讓爺爺我砍掉你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