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了。”張苞道。
劉厚和郭攸之對望了一眼,劉厚示意由郭攸之來解釋。郭攸之道:“麥城城小、城牆低矮,又經過過前番關公在這裡苦戰月餘,城防早就千瘡百孔。當時關公大軍早就將糧食消耗一空,連民間的糧食也被搜刮乾淨。
之後又被東吳軍劫掠,百姓能逃亡的都逃亡了。現在離那場大戰過去沒多久,麥城元氣大損,那裡能那麼快就恢復過來,料想現在城裡的存糧也不多。
而我們進入城裡,魏軍就有了明確的目標,一旦被包圍,我們就會外有強敵,內無糧草,重蹈關公的覆轍。”
劉厚聽了郭攸之的話直點頭,張苞問:“那我們怎麼辦?沒東西吃,很難受啊。”
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劉厚命人將地圖拿出來,雖然是軍用地圖,但是古代的製圖工藝粗糙無比,完全沒有比例尺的觀念,劉厚看起來艱難無比,只好由郭攸之指點著研看。
“西面有一片樹林,我們且遁入樹林中去。至於吃食,可以讓騎兵在麥城周邊收購一些,但是速度一定要快,遲了恐怕魏軍就要追上來了。”郭攸之道。
“這樣恐怕收不來多少糧食啊,兵災連連,估計附近能找到人家都難,就算有人家,可能也沒多少存糧了吧。”劉厚擔憂地道。
“那就再想辦法吧,實在不行就殺軍馬吧,唉!”郭攸之道。軍馬在這個時代是很寶貴的,不過在大軍生死存亡之際,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進樹林?不妥啊,如果魏軍再用火攻,我們就死定了。再說,兵法有云‘逢林莫入’,我們貿然進入樹林裡實在是很危險。”關興難得的說了一句話,看來他還算會動腦筋。郭攸之耐心給他解釋道:
“無妨,你沒發現現在風向已經轉為東南風了嗎?魏軍如果敢在我們背後放火,必然會先燒到他們自己。攸之頗懂觀天氣之法,初春這種東南風很常見,我估計這場東南風起碼要吹三天。
俗話說‘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你們看,東南方正有大片厚實的雲層飄過來,很可能馬上就要進入春天陰雨連綿的時節了。今年的春雨下得晚,但是一旦下起來就會沒完沒了。只要一下雨,地下枯草黃葉溼了就不適宜火攻了。
這片樹林並不大,估計一天時間我們就能走出來。可能是上次東吳軍攻伐麥城時,曾經從這裡大肆砍伐過樹木做攻城器械,致使這片樹林林木稀疏,我估計樹林裡沒有多少危險,我們今晚就進林子裡過夜,休息一晚明天再出發。”
“好吧,就依郭先生之言,我們今晚就進樹林去。進樹林有利於我們躲避魏軍的追蹤。你都想到‘逢林莫入’,估計魏軍主將也會這樣認為,所以他一定不會想到我們會遁入樹林中。況且,樹林裡不適合騎兵行走,這樣虎豹騎就無法繼續追蹤我們。
而魏軍的步兵估計還沒那麼快到達這裡,即使他們到了,他們行軍的速度肯定沒我們快。我們也可以憑速度甩開他們。”劉厚道。
“對,不過我們還需要安排好幾件事。”郭攸之繼續道。
“願聞其詳。”劉厚拱手道。
“其一,收縮斥候,派少量斥候遠遠偵察敵軍就行了,遇到敵軍就遠遠躲開,快速逃避,儘量避免和敵軍接觸,只要確定他們的大概位置足以。當然,也不能將敵人引到我大軍所在之地。
其二,要遣一隊人馬負責消除大軍轉移後留下來的痕跡,使魏軍無法追蹤我們,不能讓他們知道我們遁入樹林。”
眾人聽著郭攸之的話都暗暗點頭,郭攸之說得很有道理。
“其三,我們的騎兵也無法進入樹林,讓他們儘量找一條遠的路,繞樹林而行,再在沿途拋下一些旗幟、裝備等物品,將敵人誤導到一條較遠的道路去,為我們轉移爭取時間。”
“為何不直接將敵人引到其他地方去?例如一路向西,將他們往上庸、房陵的方向引不是更好?”張苞問。
“呵呵。”郭攸之笑著答道,“因為我們的敵人沒那麼蠢。上庸、房陵路途比去荊州城遠多了,而且這兩城的主將劉封、孟達前番竟然不發兵救援關公,敵將一定會猜想,世子不喜他們,不會去投靠他們。這樣他們就會知道我們故佈疑陣,會抄近路全速趕往荊州城。”
所有疑問解答了,大軍馬上行動起來。一直走到天色暗下來,走進了樹林的深處,劉厚才下令紮營。樹林裡樹木資源豐富,隨便砍伐了一下樹木,紮了個簡單的營盤,大家就開始吃飯、休息。
騎兵隊果然沒找到多少糧食,大軍將剩下的糧食加上他們找來的一點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