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也是這樣做的,在對待俘虜上面,愛德華與隆美爾有相同點。隆美爾知道後世因為德軍虐待俘虜造成極壞影響,這也造成敵國士兵拼死抵抗的決心。
如果德軍能夠善待敵國的俘虜,那隆美爾今後將獲益匪淺,當然短時間是看不出效果,但這樣做的好處卻是意想不到的。
開羅東半城在當天下午全部被蕭清,接替隆美爾指揮非洲軍團的卑斯麥立即把自己的指揮部搬入了英軍總統府,從這一刻起,德軍才算徹徹底底佔領開羅,時間是3月10日中午十二時。
這次開羅之戰,卑斯麥還抓到了埃及王國的國王法魯克一世,這法魯克一世只是英國人的傀儡,埃及一切權利都集中在英國駐埃及總督的手上,不過現在的英國駐埃及總督已經選擇了可恥的逃跑。
本來不願意投降的法魯克一世經過隆美爾客氣的接待,善意的交談,最後決定接受隆美爾的建議:
“開羅一是座歷史明城,不能就這樣毀於戰火,那些還在開羅東半城堅守的英軍預備役,他們已經完成了國家賦予他們的使命,現在是結束戰爭的時候了,開羅不能也應該在繼續流血犧牲。”
法魯克一世於當日下午四點通令開羅西半城的預備役投降,開羅城在非洲軍團面前,一天時間陷落,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一天攻克敵國首都。
當然英軍開羅的陷落原因是多方面的
開羅陷落的外部原因,由於德軍突然襲擊,使英軍軍隊猝不及防,其迅速陷落的內部原因是,就是蒙哥馬利將軍的兵力部署出了大問題。
蒙哥馬利將軍的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把兵力平均地佈置在國境線上,結果德**隊的鋼鐵洪流一碾而過,然後出現非洲軍團一天逼近英軍首都的情況。
可以說英軍的被動局面很大程度上是蒙哥馬利將軍的責任,如果蒙哥馬利將軍指揮正確,英軍抵抗幾個月還是沒有問題的,最少也不會出現一天似乎就被人拿下首都的情況,真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求月票,推薦,打賞,兄弟們盡力而為吧!】(未完待續。)
第323章 粉絲的慶祝
1941年3月10日,可以說是最驚心動魄的一天,隆美爾用非凡的魄力一舉拿下英軍首都,徹底擊潰三十萬英軍的反撲,並且包圍英軍東部幾十萬軍隊,在非洲的英軍,滅亡只是旦夕之間的事情了。
德**隊的戰力這下是徹底震驚了整個世界,所有報刊雜誌廣播都在討論德國為何擁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美國是最留意的一個。
當然德國的巨大戰力也徹底鎮住了蘇軍,他們瑟瑟發抖地窩在邊境防線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就算是例行的,對波蘭行省的空中偵查都取消了,斯大林是真不想去激怒德國。(波蘭已經被德國佔領,併成立了波蘭行省。)
讓斯大林往往想不到的是,正是他這個決定,讓德國幾百萬軍隊悄無聲息地集結到蘇波邊境,這且是後話。
既然英國人能把法魯克推出來當傀儡,跟著隆美爾學了許多東西的卑斯麥當然也就有樣學樣,他親自把法魯克一世接到總督府來進行“友好”的會談。
很快雙方就簽訂了許多條約,其中最重要的有兩個條約,第一個條約就是埃及加入軸心國同盟,德國成為埃及的保護國。
第二個條約就是《德國與埃及資源共同開發條約》,該條約規定,德國有權單反開發埃及境內的一切資源礦產,而不需要埃及同意,但德國的礦產開發公司,需要向埃及王國繳納百分之五的資源礦產稅。
卑斯麥在於法魯克一世簽訂完這些條約之後,就“恭恭敬敬”地把法魯克一世送回了他的王宮,只是王宮外的守衛全部換成了德軍。
法魯克的一切雖然被變相地軟禁起來,但他不用擔心自己捱餓,他的一切開支,由非洲軍團免費提供。
卑斯麥又接立即這與法魯克一世簽訂的條約發往柏林,卑斯麥現在的職務只是非洲軍團的副總司令,他並沒有許可權簽訂這些條約,這些條約必須由德國元首親自簽字後才能生效。
非洲軍團的所有將士都知道他們的總司令回柏林去接任元首之位了,只是現在還沒有傳來確切的訊息,大家都在翹首以盼啊!
當然也不用著急,因為還有十多萬被包圍在埃及邊境的英軍沒有被殲滅,卑斯麥在拿下開羅之後,就是擊中兵力去殲滅英軍的這些主力部隊,至於已經逃過蘇伊士運河的英軍,暫時不用去管他們。
聽說英軍尼羅河總司令蒙哥馬利也逃過了蘇伊士運河,卑斯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