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的管事還是劉嬸,跟外院的大總管傅春連著親,她打算等著諸葛端雲把傅春打發了,再借著勢頭給廚院兒定規矩,否則還真不知道這些僕役們背地裡按不按她的話做。

寧陽把這事兒放在了心裡,決定暫時按兵不動,只帶著月桂和良兒去廚房裡做了盤小蜜糕和鹹酥雲餅,然後就只吩咐了聲好生打掃,便回了蘭院兒。

一進得院兒裡,就聽有人怒道:“總有一日,朕要把那些那些居心叵測的老不死地全宰了!”

寧陽嚇了一跳,進去才見著諸葛錦旭一身紅錦蘭枝的衣袍立在院兒中,唇抿著,眼裡滿是怒氣,與平時笑嘻嘻的樣子大相徑庭。見到寧陽進來,諸葛錦旭才斂了斂盛怒的表情,道一聲:“皇嬸來了。”

寧陽行了一禮,笑道:“皇上來的正好,剛做好的點心。”說著便讓良兒把點心放在諸葛端雲旁邊的藤桌上,讓一干下人都退下了,這才知道,原來是為了選後的事兒。

諸葛錦旭登基也有三年了,如今後宮尚未立後,朝中大臣凡家中有適齡女兒的,都眼巴巴地盯著那個位置,偏偏諸葛錦旭的身世使他打心底排斥這種朝臣干預後宮的事,脾氣上來了就索性罷了選後的事兒。

諸葛端雲從藤椅上坐起來,將書冊放到一旁的桌上,撥弄著茶碗裡的茶葉說道:“那些人現在動還太早了,你登基才三年,朝中的事還得這些老臣扶持著。”

“扶持是假,穩固自家的勢力倒是真的!這些個老臣,有幾個是真心為朝廷辦事的?下了朝就逛窯子,上了朝就盯著朕的後宮,他們還能想些別的嗎?”諸葛錦旭袖袍一甩坐到旁邊搬來的椅子上,說道,“尤其是那個右相馮啟廣,之前送了個管家給皇叔不算,還一心要把他的女兒塞到朕的枕邊。真是豈有此理!當真以為他家是數百年的世家大族,朕就不敢動了嗎?”

諸葛端雲斂了斂眸,淡道:“如今本王精銳的兵馬依舊留在帝都,你若真想動他倒也不難,只是如今你若動了馮家一族,朝中其他世家難免膽寒,這些世家盤踞各州甚久,名下的商號、銀號、茶莊、布莊、糧莊、鹽莊、礦脈甚多,甚至連東邊的船隻都有一半控制在馮家手裡,魯莽處置,容易生變。”

寧陽從旁聽著也覺得有些憂心,若是平天下靠的是軍馬,那麼治理天下就難得多。如今三國裡,大夏和大周的體制相同,世家門閥盤踞,名下的產業可以不必交稅,賺的錢都是自己的,時日久了,凡世家之族皆一方大富,帝都像馮家那樣的世家皆富可敵國了,這樣的家族要處置確實不容易,沒個說得過去的名目,很容易令朝野上下人心大亂。

“前些日子馮啟廣舉薦了個賢才,安排在鴻南城那邊主管開礦,結果沒個三天就有御史彈劾,說是此人在那邊大肆徵民,霸道橫行,民心皆怨!”諸葛錦旭的火氣還沒下去,越說越氣,“皇叔聽聽,這就是朝上的老臣!連推舉個人都是這樣的!”

“自古朝中用人都是從世族中選用,此弊端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諸葛端雲放下茶盞,拈了塊鹹酥雲餅放在嘴裡,拍了拍手,說道,“你登基不久,親信甚少,那些老臣多半是不能用的,如今是該廣納賢才了。”

“如何納賢?要避過那些世家的眼線,只怕沒那麼容易。”諸葛錦旭看了眼諸葛端雲,也從盤子裡拿了塊點心吃。

寧陽略微沉思,皇帝如今確實迫切需要培養親信,但是招賢納才之事只怕沒那麼容易,這世家門閥盤踞的取仕制度有些像中國的魏晉時期,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後來隋文帝時期才慢慢採用了分科取士的方法,就是所謂的科舉制度。

如今大夏只怕也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階段了,科舉制度對如今的大夏來說無疑是先進的,只是很遺憾她並不能說出來。因為她是史學專業的學生,深知中國的科舉制度從隋文帝開始,經歷了唐朝時期的完備、宋朝時期的改革,直到了明朝才達到鼎盛。這期間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絕不是她說出來,馬上就能實施,馬上就能改變大夏現狀的。那些世家大族的勢力並沒有沒落,這種先進的制度現在提出來一定會遭到反對和打擊。諸葛錦旭登基才三年,帝位並不穩固,如果朝黨反對,很可能釀成一場大變。時機未成熟,太先進的東西只會成為一把利刃。

寧陽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卻聽諸葛端雲說道:“既然無法避過那些眼線,就索性先不做這件事。馮家雖說是世家之首,但下面緊緊盯著那個位置的也有不少,馮啟廣安插在本王王府裡的總管前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