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兩邊還修了兩個大水池儲水,平時儲水,以後乾旱的時候還能從水池這邊引水來用。
李好說過自己莊子的莊戶很快就不會因為糧食捱餓,日子還會過的越來越好。這個兩人從最近的變化就能看到一絲端倪出來,估計到明年年底就能看出結果出來。
李好說過他的莊戶能種出畝產幾十石的糧食出來,所以兩人現在有點好奇起來,他們想看看李好怎麼種出這種糧食出來。
如果真有這種糧食,別說他們兩人,就是大唐朝廷的高官,包括李二在內,都得為李好的莊地而動容。這將讓大唐的國力再次提升,也能讓大唐從此擺脫饑荒的困擾。
這是實情,無論歷史把貞觀之治說的多好。靠天吃飯的年代裡面,永遠都會有因為災荒而導致百姓面臨饑荒。只不過盛世國家有糧食救助百姓,而亂世就只能自生自滅。
同兩位父母官坐了一會,三人除了聊了下這邊的水利方面的事情,也聊了醫術方面的事情。崔縣令現在在猶豫,要不要按照李好所說的那般,把全縣的產婆全部集中到一起來。
李好說自己能讓這些產婆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但是這生孩子是女人的事情。李好這可是男人,大男人主持女人生孩子的事情,這簡直不要太荒唐!
雖然大唐民風開放,但是把自己的女人剝光給一個男人幫助生產,這種事情一般人還真做不出來。所以崔知悌猶豫很正常,這可不是後世。
“兩位大人,在下有點事情需要兩位大人幫忙。我想找些少年,孤兒最好,男女不限。還需要在附近一塊荒地,不知兩位大人能否幫忙?”
李好知道崔知悌的為難,沒有在這種事情上面說太多。別的地方做不了,但是自己莊戶這邊李好想做什麼就沒有任何問題,而且上面還管不到這邊,這個還是李好最近看了唐律後才知道的。
“不知道李小郎君需要這些少年做什麼呢?”崔知悌聽了李好的話後好奇的問道。
“我準備收些學生,教他們種地養殖經商等謀生手段,還會教他們醫術。這種事情其實在長安城已經在做,不過除了自家莊戶的孩子就是自己買的少年。”
自己一個人在這邊做的事情,力量終究是太少。所以李好準備多培養一些人出來,然後再請些先生過來叫這些人識字讀書。
自己花錢買奴僕太耗錢了,李好的錢又不是風吹來的。而且每個地方總會有些孤兒,這些能跟自己節省成本,也能讓這些孤兒們日子好多點。
“這個……。這個容我們考慮下。”
崔知悌和劉仁軌兩人沒有立刻答應李好的要求,在這個時候,李好說的這些都不能算是正途,一般人都不怎麼願意學這些,所以兩人才會猶豫。
第五十七章 手術
“如此,麻煩兩位大人了。”李好也沒勉強去爭取什麼,他要的是孤兒和平民的子女,這些其實還有點風險。因為歸屬感不強,這些人隨時都可以走。
最可靠的反倒是他自己買的那些奴僕,因為這些人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屬於他的私人財產。
因為按照唐律來說,那些人買後都屬於李好的,生死都由李好來決定。而且李好就算殺了他們,只要去報備下,就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李小郎君才華天縱,又精通醫術和種植之術,商賈手段不凡,為何不走仕途?如果小郎君願意,我和劉縣丞都能給小郎君引薦。”
這個問題崔知悌和劉仁軌早就談過,兩人都看到了李好的能力。只是一直都不明白李好什麼心思,似乎完全沒有進入仕途的打算。
“我暫時沒入仕的想法,先謝過兩位大人的抬舉。”李好沒有答應,他對在大唐做官真的有點牴觸。如果大宋還好點,大宋很少有把官員拿去砍頭。
自己的資質一般,不過是佔著後世的眼光而已。跟那些歷史的名人狠人對上,恐怕會連骨頭都被啃的乾淨。別欺負人家古代人沒什麼見識,但是人家鬥爭經驗卻豐富的很。
對於李好的不願從仕,兩位父母官都有點可惜,不過他們也沒勉強。三人再隨意的聊了會後就各自離開,李好則和忠叔兩人則回長安城去。
兩人的速度不快,而且越往長安城走,路上的人也越多。商人和百姓都有,李好自然也沒辦法縱馬賓士。這段時間騎了那麼久的馬後,李好也差不多習慣了有馬的日子。
不過他的騎術也就一般,長進不大,畢竟沒有系統的訓練,也沒人給他指點。而他的心思也不在這上面,能騎著馬跑就可以。
“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