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部分

之中,李好自然不會跟這些人牽扯的太深。

“嗯,今天讓你們過來就是嚐嚐我這明月酒樓的招牌菜,看看味道如何。”李好聽後笑著回道,他還真的準備了十來道名菜。

第一道菜,清燉蟹粉獅子頭清燉蟹粉獅子頭是膾炙人口的揚州名菜之一,後世相傳有近千年歷史。所謂“獅子頭”,用揚州話說即是大肉,即是大肉丸子。

因為大肉烹製成熟後,表面一層的肥肉末已大體溶化或半溶化,而瘦肉末則相對顯得凸起,恍惚給人以毛毛糙糙之感。於是,富有幽默感的人便稱之為“獅子頭”了。

清燉蟹粉獅子頭是淮揚名菜,獅子頭肥嫩異常,蟹粉鮮香,青菜酥爛清口,食後清香滿口,齒頰留香,令人久久不能忘懷,此乃“揚州三頭”之一。同時具有補虛養身調理、氣血雙補調理、健脾開胃調理、營養不良調理之功效。

第二道菜是大煮乾絲大煮乾絲又稱雞汁煮乾絲,是一道既清爽,又有營養的佳餚,其風味之美,歷來被推為席上美饌,是淮陽菜系中的看家菜。

原料主要為淮揚方幹,刀工要求極為精細,多種佐料的鮮香味經過烹調,複合到豆腐乾絲裡,吃起來爽口開胃,異常珍美,百食不厭。此菜色彩美觀,乾絲鮮嫩綿軟,湯汁鮮醇。

第三道菜水晶餚蹄,又名水晶餚肉,是這邊的一款名菜。後世鎮江“宴春酒樓”的水晶餚蹄,更是名不虛傳。水晶餚蹄上桌時,可根據不同肉質切出不同名目的餚肉,如“眼鏡餚”,“玉帶鉤餚”、“添燈棒餚”、“三角稜餚”等。

水晶餚蹄成菜後肉紅皮白,光滑晶瑩,滷凍透明,猶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稱。食用時,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膩、酥香嫩鮮等特點,佐以薑絲和鎮江香醋,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有詩讚曰:“風光無限數今朝,更愛京口肉食燒,不膩微酥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餚。

第四道菜松鼠鱖魚,這道菜李好在嶽州那邊做全魚宴的時候用過,不過做法略有不同。松鼠鱖魚是蘇州地區的傳統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餚。

用鱖魚制菜各地早有,一般以清蒸或紅燒為主,而製做形似松鼠的鱖魚菜餚則首先是蘇州地區。後世相傳,某位皇帝下江南時,曾微服至蘇州松鶴樓菜館用膳。

廚師用鯉魚出骨,在魚肉上刻花紋,加調味稍醃後,拖上蛋黃糊,入熱油鍋嫩炸成熟後,澆上熬熱的糖醋滷汁,形狀似鼠,外脆裡嫩,酸甜可口,皇帝吃後很滿意。後來蘇州官府傳出皇帝在松鶴樓吃魚的事,此菜便名揚蘇州。其後,經營者又用鱖魚製作,故稱“松鼠鱖魚”,不久此菜便流傳江南各地。

第五道菜梁溪脆鱔,又名無錫脆鱔。是江蘇鱔餚中別具一格的傳統名菜,飲譽海內外。由鱔絲經兩次油炸而成,外觀醬褐色,烏光發亮,口味甜中帶成,鬆脆適口,即使儲存幾天,也不致發軟。

此菜口感鬆脆、味濃汁酸。脆鱔亦名甜鱔,經後世的大廚對脆鱔製法悉心研究,使之愈加爽酥、鮮美,頗具特色,遠近聞名。

第五道菜雙皮刀魚,這是一道典型的淮揚菜,它無骨無刺,肉質極為細嫩,其味鮮美。同時具有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養肝補血、澤膚養髮健美的功效。

後世有詞人林蘭痴在《刊上三百吟》中雲:“皮裡蜂芒肉裡勻,精工搜剔在全身“。指的就是加工雙皮刀魚的過程,故此菜亦稱為“摸刺刀魚”。此菜刀魚保持原形,元骨元刺,肉質極為細嫩,其味鮮美。雙皮刀魚與松鼠鱖魚、清蒸鰣魚並稱江南三味。

第六道菜拆燴鰱魚頭,這是鎮江和揚州地區的一道傳統名菜。相傳後世一財主請客,買來十餘斤重的鰱魚,要廚師將魚肉段做菜上席,將魚頭煮給民工吃。

廚師將魚頭剁下一劈兩爿產放入清水鍋裡煮至斷生取出,拆去魚骨,加鮮湯烹製成菜。民工吃後感到魚肉肥嫩,湯味極為鮮美,連連稱讚廚師手藝高超。後來廚師在選料和製法上加以改進,在店裡掛牌供應“拆燴鰱魚頭”這道菜。

顧客品嚐後都覺得此菜鮮美異常。該菜由此名揚江蘇,成為鎮揚地區最著名的一款菜餚。拆燴鰱魚頭以鰱魚頭為主要材料,烹飪以燴菜為主,口味屬於鹹鮮味。口感:皮糯粘膩滑,魚肉肥嫩,湯汁稠濃,口味鮮美,營養豐富,為冬令佳餚。

第七道才是清蒸鰣魚,這是一道古菜,現在被李好用新的調料盒配料,重新栓釋了一番。據有關資料記載,典出東漢一個動人的故事。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後,動員嚴光入朝輔佐。嚴光數說他悠閒自樂的隱居生活,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