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是很美的,然而夕陽就是夕陽,夕陽從本質上而言,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美景。
因此……再美的夕陽也是無用,因為佐佐成政又不是攝影師。
“主公啊……我們的糧食,吃光啦,只剩下今天的晚飯和明天的早飯了。”
“嗯……我知道。”
上杉姐卻似乎對夕陽極為眷戀,目不轉睛地應付著成政。
“所以呢……我們差不多該行動了吧,不論是撤回善光寺,還是進軍川中島,我軍,該有所行動了吧。”
“你怎麼想到這些的?”
“啊咧?”
佐佐成政愣了一下,神色有些窘迫。
他總不能說……因為這是第四次川中島之戰,所以必須在上杉軍糧盡的時候前往八幡原,跟武田晴信決戰吧……況且,歷史已經改變,原本需要耗費十數年的北條討伐,在他的盡心輔佐下,上杉姐只用了一年就把北條氏康給整死了。
或者說……歷史還是歷史,不同的是,此時的成政,正是創造歷史的人。
“我軍的糧食吃光,於情於理,都會向善光寺的方向靠攏……武田晴信想必也知道這一點,他既然知道,就一定會加以利用,搞不好弄個伏擊啊、夜襲啊、啄木鳥什麼的,總之……在這個時候,他們是一定不會坐視我們安全退卻到善光寺的。”
佐佐成政理了理思路,娓娓道來,
“而且武田晴信這個傢伙,自以為讀過兩篇《孫子》的殘卷,還搞了個‘四如軍旗’來裝逼,其實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罷了,《孫子》裡面的道理,豈是他花14個字能模仿得來的?再加上他身邊有一個喜歡出餿主意的山本勘助……所以,武田軍一定會用什麼下三濫的計策。”
他說完這些,才赫然發現上杉姐已轉過身來,笑吟吟地看著自己。
在這個瞬間,夕陽的餘暉將上杉姐的輪廓染得模糊不清,唯其笑容和明亮的眸子仍然清晰無比,像是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成政的腦海裡。
“不愧是八嘎成政,說的一點不錯。”
上杉姐站起身來,背靠著夕陽,伸出一隻手指向海津城的方向:
“就在那裡,看見了嗎……武田軍在做大戰前的準備。”
佐佐成政順著她的指引望過去,卻什麼也看不到。
“臣愚昧……武田軍很安靜,我什麼也看不出來。”
“你不是看出來了嗎?武田軍很—安—靜!”
上杉姐在最後三個字上加了重音,
“兩萬人的隊伍,就算是紀律再嚴明,也不該如此安靜。”
一經提醒,佐佐成政似乎想明白了什麼。
“大戰之前,將領一定會囑咐麾下計程車卒妥善準備、禁止喧譁,因為他們覺得,士兵的喧譁很可能會被敵人所察覺,進而妨礙下一步的進軍。但如此刻意掩飾地話,反倒露出了行跡,因此我斷定……武田軍今夜必然有所行動!”
佐佐成政恍然大悟。
的確……武田軍太安靜了,安靜得不像話,兩萬人在海津城內外,在此刻竟然聽不到什麼聲音,亦看不見燃起的炊煙。
“走吧,陪我去吃晚飯。”
“哈伊!”
當晚,駐紮在妻女山上的上杉軍忙碌起來。
除了將僅剩的些許糧食做成飯糰分發給每一個士卒,還要進行營地的偽裝和守備人員的挑選。
此外,由老將色部勝長負責,在山腳的必經之路上挖掘多處虎落(陷阱)。
上半夜,上杉軍中有著超乎尋常的熱鬧,他們花費數個小時將一切準備妥當,然後在晚十一點到凌晨兩點這三個小時裡,好好睡了一覺。
弘治三年(1557)舊曆9月10日零點,以高坂昌信為主將、馬場信春、小山田信茂為副將的武田軍別動隊從海津城出發。
而上杉軍在睡覺。
佐佐成政剛剛進帳篷躺下,親衛騎士卻告訴他抓獲了一個敵方的忍者。
成政不明所以,怎麼在這個時候會有愚蠢的武田忍者被抓獲呢?
再說了……抓到一個忍者為什麼非得找他彙報不可?
帶著無比的怨念,成政從帳篷裡鑽出來,提著太刀來到了那個倒黴忍者的面前。
那忍者的身材頗為矮小,但那雙眼睛與尋常的栗色瞳仁不同,他純黑色的瞳仁和瞳孔在夜晚顯得尤其明亮。
見到成政到來,那個忍者歡喜地道:
“賴次大人,是我口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