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咱們務必得在城門、水源、糧倉、碳場等重地加派三倍的守軍,以防止意外。”
孫策歎服,依計行事。
……………………………………………………………………………………………………………………
於是冀州上下,緊守城池,任憑二袁在城外叫陣,卻並不出城攻擊。袁譚袁尚兵分兩隊,圍住冀州城,分頭攻打,但是冀州城城牆頗為高大,更加上孫策用兵,最注重弓箭手的培養,所以冀州城內的弓箭手差不多都能做到箭無虛發,朔北建卒,死在羽箭之下的,不可勝數。
袁譚袁尚苦於沒有對策,只有望城興嘆。果然,朔北大軍堅持了不到兩個月,糧食和草料都接濟不上了,於是就商議回軍幷州。
恰好冀州城中,有富家家僮出首家主與袁譚袁尚合謀,做冀州內應。孫策聽了大怒,即刻命令沮授去打理。沮授把那富戶家的男女老少盡數斬首,把四十多顆首級都從城頭上丟了出去,袁譚、袁尚看見軍糧已經用盡,內應又洩露,只得拔寨退軍。
孫策令周瑜、趙雲領大軍追趕袁譚,讓張郃、高覽領大軍追趕袁尚。龐統阻止道:“張郃、高覽乃是袁紹舊將,派他們去追殺袁尚,恐怕會徇私舞弊,放走袁尚。”孫策笑道:“朔北苦寒之地,難以與河北爭雄,殺了二袁也不是什麼功勞,不如送人情給張郃、高覽,放袁尚去守護北疆,抵擋匈奴人去吧。”龐統拜服。
冀州兵馬久困城池,早憋了一肚子火,個個奮勇廝殺,朔北大軍慘敗。顏良文丑保著袁譚,敗回幷州。張郃、高覽領大軍追擊袁尚,眼看著就要追上,相距只有不足裡許,袁尚勒轉馬頭,向張郃、高覽說道:“家父在世之日,待兩位將軍不薄,今天為什麼這樣無情啊?”
張郃、高覽也勒住馬,答道:“上命不可違!”袁尚說道:“拋棄兩位將軍的,是我哥哥袁譚,在下並沒有對不起兩位將軍,何必逼迫的這樣厲害呢?”張郃、高覽聽了,撥轉馬頭,收兵回寨,讓袁尚去了。
不提防張郃的手下兵卒郝記與袁氏家族有世仇,看見張郃、高覽放走了袁尚,立刻趕回冀州,向孫策親信戰錘報告。戰錘聽了大怒,就要開拔大軍去攻打張郃、高覽,孫策急忙親自出面阻止,戰錘憤憤的說道:“張郃、高覽狼子野心,枉費了少將軍的信任。養虎為患,不如趁早殺了。”
孫策乃正色說道:“我帶張郃、高覽如手足,他們兩個都是有信義的人,必定會回來領罪的。”當下重賞軍卒郝記,打發他去廬江郡投奔孫堅去了。
孫策所料不錯,張郃、高覽果然迴歸冀州,向孫策請罪。孫策說道:“心裡面能把舊日主人記住,也算是忠義之人。但是兩軍對壘,徇不得私情,袁譚、袁尚兄弟如果有舊人之情,還會來攻打冀州而讓你們為難麼?”張郃、高覽二人羞愧無地,說道:“袁氏舊恩,已經償還乾淨,日後再不會有婦人之心。”孫策也就沒有責罰他們。
朔北大軍敗走,冀州城解除了圍困,公文邸報從新傳到了冀州。孫策看過之後大吃一驚,原來充州曹操和平原劉備不但沒有打敗封道,反而被封道把劉備打得大敗;青州被黃巾賊呂及佔據之後,戰敗公孫瓚,隨後就向石門關追去。呂及、滾月兩部叛軍前後夾擊,濟北相鮑信不幸被害,十幾路兵馬群龍無首,各自敗退。黃巾賊人馬暴漲到將近五六十萬,各地官府都有招架不住的架勢。朝廷裡更是混亂,自從董卓被殺之後,司徒王充沒能做到安撫涼州的地方武裝,董卓部將李漼、郭汜、李濟、樊酬四個,散佈謠言,說朝廷對董卓的惡性極端的震怒,打算殺光曾經跟隨過董卓的人,涼州人心惶惶,李漼、郭汜等人乘機煽動,帶領大隊人馬攻打長安,呂布寡不敵眾,率領親信逃出武關,不知去向。
孫策坐在太守府,大罵袁譚、袁尚,說他們貽誤了自己攻打黃巾賊的戰機,以至於黃巾賊賊勢浩大,漸漸的有顛覆劉漢王朝的勢頭。於是聚集手下將官思考對策。
田豐說道:“目前整個中原的戰局,都在看充州曹操是不是能抵擋住封道了。”沮授嘆息道:“可是不利的方面也有很多,石門關大軍敗北,青州城完全陷落,以在下看來,呂及、滾月兩部黃巾賊,很可能要分兵兩路,一路增援兩狼關,配合封道攻打曹操,另外一路恐怕就要去攻打兵力薄弱的徐州了。”
龐統沉吟道:“袁術手下大將楊大將已經從揚州趕會汝南了,徐州就算有危險,也有袁術去救援,到是充州曹操,兩面勁敵,不可不救。”
孫策點了點頭,說道:“不錯,一旦曹操頂不住了,那麼就會山河大亂、生靈塗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