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朝廷的軍隊兵戎相見,那開彊擴土你總有興趣吧?如今你年不過五旬,只要給我五年發展時間。我就有能力跟島國傾力一戰。
而你在五年之內,必須將這塊地方發展起來。無論是軍隊還是民事,都必須做到穩定發展。我也會命令,駐紮邊境的部隊,協助你管控地方。
這麼若大一塊地盤交給你負責,想必你想過點清閒日子是不太可能。而且我能給你的支援,說穿了也不多。更多需要你赴任之後,多想辦法改善當地民生。”
一番話讓晉昌很欣喜若狂般道:“大帥如此信任晉昌。晉昌豈敢不用命!”
正如劉興華猜測的那樣,跟朝廷兵戎相見他是沒興趣。可若是能收復半島,真正將其納入華夏版圖。那便是流芳百世的功績,晉昌又豈能不激動呢!
那怕站在旁邊的依興阿跟壽長,突然有些羨慕般看著晉昌。畢竟,這樣的權利,相比他們未來獨掌一軍,只怕也不多讓。這簡直就是一方諸侯的權力啊!
鎮守國門。守護龍興之地,這樣的職責對晉昌而言。無疑是再好不過的任命。而對劉興華而言,晉昌去管理這個地方。同樣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這個後世被劃為自治州的邊境地區,百姓種族分佈很廣。而劉興華要做的,就是讓晉昌去當這個州長。其權力,自然不比其它的市長低,也算配的上他現在的軍銜。
擔任這個專區專員,兼任地方軍事主官,掛著中將虛銜。這樣的權力集一身,就算說出去別人也不能說劉興華卸磨殺驢,相反會覺得劉興華很仁義。
在各方關注著東北局勢的時候,通電聯合的三支東北反抗軍,似乎沒進行太多變動。忠勇軍主力部隊,依然負責整個盛京的防務。
而義勇軍主力部隊,主要負責半島邊境的防務。對內的防衛工作,大多都由安民軍接管。可事實上,挺進吉省跟盛京的安民軍主力,乘座火車開始進駐海城。
而海城面對的主要敵人,就是佔據旅順的島國海陸軍。在金州地界,安民軍跟島國的防禦陸軍,正式形成了對峙。但雙方都很剋制般,暫時還沒發現交火的事件。
可伴隨安民軍主力,不斷透過鐵路運輸到海城,島國的陸軍也感受到壓力。他們明白,以劉興華的行事作風,只怕不會讓他們的海軍佔領旅順。
如果安民軍真的展開軍事行動,僅憑他們佈置的陸軍,只怕難以抵擋安民軍的進駐。而事實上,他們也知道,安民軍就算拿下旅順,只怕也保不住這個地方。
在形成對峙之後,擔任防禦的島國陸軍,自然不敢做任何挑釁的事情。而安民軍,似乎也顯得很安靜,同樣不會進入島國陸軍的控制區域。
而島國派遣進東北,打算跟劉興華聯絡的使者,根本就見不到劉興華。面對這種情況,島國方面果斷派出使團,跟清廷再次簽定旅順軍港的租用協議。
就在協議發出當天,東北軍大帥劉興華,正式發表通電道:“鑑於清廷做出如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東北軍決定,年前正式發起收復旅順軍港的戰鬥。
就算東北軍沒有海軍,寧願將旅順軍港夷為平地,也絕不容許任何敵**艦進駐。自通電釋出之日起,扼令島國海軍一週內撤出。如若不撤,戰火必起。
漢青不好戰,卻不怕戰。只是一旦開戰,東北全境禁止任何島國百姓商人進入。戰鬥一日不結束,東北永不接納島國人。做為報復,東北軍保留進軍半島之權利。”
這條通電一出,很多人都知道,劉興華怒了。而清廷方面,為了減少一些對島國的戰爭賠付,就選擇跟島國簽定租賃協議,同樣讓國民對其充滿了失望。
清朝會淪落成現在這個樣子,島國需要承擔絕大多數的責任。若非島國偷襲,將北洋水師精銳盡毀,只怕清廷也不至變成有海而無關的尷尬境地。
相比清廷面對東北軍的通電,還有國民的憤怒都裝做無視。島國方面,一邊嚴令半島邊境的部隊,進入戰略狀態,提防東北軍發動的突然襲擊。
一邊繼續往旅順方面調派兵力,希望能讓東北軍明白,相比沙俄的軟弱,他們島國的陸軍則不畏戰。對島國而言,旅順軍港是他們發動戰爭,唯一為數不多的戰利品。
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好不容易奪回旅順軍港,他們豈會如此痛快讓出旅順軍港呢?東北軍新立,想必同樣虛弱。真要戰的話,同樣是兩敗俱傷的下場。
偏偏他們低估了劉興華的狠勁,寧願拼著兩敗俱傷,他也不會看著島國,真的佔據旅順軍港。一句話,他得不到的東西,那就徹底的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