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挺過去了。”(年齡大的人更忌諱不吉利的話,意思是又多活了一年)。

過年了,相互拜年,討個吉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大家喜氣洋洋,見面互道“過年好!”。

孫陽初二就到縣城了,婚後第一年屬於“拜新年”,有好幾家親戚要走,所以要住丈人家兩三天。

孫剛也打算初三去趙涵家拜個年,雖然沒結婚,但是禮節要到,省得人詬病。

——————————————————————————————

感謝老實人888的打賞,謝謝你!!!

希望大大多多支援胖子,收藏!!!!!!

083。正月(求收藏)

正月前幾天是村裡面走走拜年,然後就是走親訪友拜年,親戚家拜年只去有來往的,我到你家你也得到我家來。沒來往的親戚互相不去拜年。走親戚從十年代騎腳踏車摩托車、到後來小轎車慢慢多起來,當然也只有少部分人坐小車,現在大部分人都是騎摩托車去走親戚。

村子裡的鞭炮聲忽斷忽起,沒了自己記憶中的連貫。到處都是濃郁的硫磺味,孫剛張開全身毛孔盡情吮吸著。在這氣息中,似乎嗅到了喜氣,望見人們在桌前忘我的碰著杯,聽到那些老套卻又充滿真心的祝福。

正月裡來迎春花兒開,農村處處過年忙。

過去的農村,每逢新春佳節,都會比以往更忙活些,忙什麼呢?忙貼對聯兒、放鞭炮、處處走親拜年,最重要的還是忙吃、忙穿。吃這個在農村意義不小。

以前生產力不發達,農村的人靠田地、莊稼、自然經濟為生,連一頓米飯都覺得奢侈。到了過年,忙完了一年的農活,可不就是為了過年這幾天享受一下生活麼。

就是現代的城市打工人,也是忙完了一年的工作,賺了點錢回老家過幾天年嘛。看看每年的春運狀況就知道了。

有的人過年感覺就是快,就幾天,正月初七、八就上班,外地上班的早早買車票,趕上春運這種季節,交通都是擁擠得累人的慌。

孫剛以前可是吃到過春運的苦頭,大學畢業後,剛工作那兩年,也是年年回家過年,買不到票,要站20多個小時才到家,能有站的地方就不錯了。

然後呢,過完年趕去上班也是買不到票,所以後來幾年春節都沒回家。

正月初這幾天,家裡來了很多客人,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所以他家的客人都是安排在孫剛家裡吃飯的。還有很多自家來的親戚,所以孫剛基本上沒怎麼出門走親戚,除了初三去了趙涵家去拜年,都待著家裡幫著孫媽一起做飯。

還有王燕孃家的親戚,是來“回年”的。回年是指剛結婚新人去女方家裡拜新年,有來有回才行,女方的親戚來到男方家裡拜年就叫做“回年”。由於是人家是第一次上門,來的都是王燕的長輩,所以要做最豐盛的飯菜,讓客人吃好喝好了才行。

正月客人實在是多,基本上是一天兩頓都有,所以幾天下來,也是非常累的。小時候孫媽經常在正月說太累了,孫剛一直沒什麼體會,現在終於體會到了。那時候孫剛特別希望家裡來客人,因為只有客人來了,才有好吃的飯菜。

孫剛這兒還有幾個奇怪的習俗,就是正月初三前不能把家裡的垃圾倒外面,只能堆在門後頭。如果掃外面了,意味著把財富掃地出門。

還有就是正月初六前不能做乾飯(米飯),一般主食只吃餃子和饅頭,或者稀飯饅頭。具體也沒有什麼說法,只是一輩輩傳下來的。

正月十二前兩天,孫剛去山上折了幾根柏樹枝,用來燒柏靈火。

柏樹又叫做柏靈樹,烤柏枝火在農村叫做烤柏靈火。它們的寓義各不相同,柏靈火取同音百靈之義,寓正月十二晚間全家烤柏靈火後一年中疾病全消、百治百靈之意。

正月十二那天黃昏,孫爸早早的在院子搭起了一堆柴火,下面放兩個磚(過去用土坯)留有通風口,中間豎著兩三捆芝麻桿,這樣被點燃後便於燃燒。把幾根柏樹枝棚在上面就行了,不需要太多柏樹枝,幾小根就行,意思一下,要不然山上的柏樹哪夠這麼多年折騰啊。

等吃罷晚飯,全家人圍著這堆火。

孫剛的奶奶用一長柏靈枝在火上旋轉後依次在家人身上自上掃下,同時口中唸叨吉利話語,比如掃掃耳,耳不聾,掃掃眼,眼不花等等。在火勢合適時,家中人員還有從火上蹦過的,老人則是邁過而已,寓舊年已過,新年吉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