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以為太史慈被眾人的洶湧的口水嚇著了,笑道:“史兄弟不必放在心上,大家是坐在黃連樹下彈琵琶,苦中作樂罷了,打個苦哈哈。”

太史慈點頭表示理解,大肚子的胡平嘆了口氣道:“哎,這話一聽就是假的,你也不想一想,那些大人家的府邸是隨便就可進的嗎?就拿昨晚上的事情來說吧,咱們這些兄弟又有誰可進得了管統大人的府門?”

太史慈一聽,注意起來,看樣子昨天龍星的突然到來令明裡的陳逸和暗中的許攸都生出疑慮,所以才會有昨夜齊聚管統府的事情。

當下不動聲色道:“怎麼?管統大人病情加重了嗎?”

眾人點頭,太史慈心中冷笑道:“這麼說來昨天全平原城的官員都去了?”

“也不是啊,芮祉將軍就沒有去。”胡平接道。

芮祉?什麼人?沒有聽說過。不過既然可以做到將軍,應該是個人物吧?太史慈在心中想到。

太史慈雖然讀過幾遍《三國演義》,《三國志》也算是囫圇吞棗看過一遍,但其中許多的人物太史慈是不可能記得住的,就比如這位被太史慈認為是無名之輩的芮祉在歷史上乃是太史慈的同殿之臣,同為江東孫氏的功臣,而且這個芮祉年紀比太史慈大不少,若不是太史慈據有青州,令歷史有了不可測的變化,這位芮祉現在早已經遠離歷史上戰亂四起的家鄉,投奔孫堅,跟從孫堅東征西討,建立大功了。

不過太史慈卻知道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這個人,一定和管統陳逸等人不對付,再看看這位芮祉的官職,太史慈就可知道陳逸等人顧忌的就是芮祉。

邵二卻在一旁介面道:“不過這事情太正常了,芮祉將軍雖然在咱們平原郡算是名人了,而且軍中備受尊敬,但是出了平原郡,誰還認識他呀。就他那性子,在咱們平原根本就是吃不開。”

胡平顯然對這個芮祉深具好感,悶哼一聲道:“那又怎麼樣?至少在咱們平原郡只要芮祉將軍發怒,任何人都得想清楚後果,若是沒有芮祉將軍在平原郡鎮著,平原城還不知道變成什麼樣了呢,說不準那些士兵比黃巾軍還窩囊呢!”

眾人聞言點頭稱是。

太史慈對這個芮祉越來越感興趣了,胡平見太史慈專心致志地樣子,談興更濃道:“不說別的,若我說芮祉將軍平易近人,見到人從不飛揚跋扈,這一點沒有人反對吧?”

轉過頭來對太史慈道:“史兄弟你不知道,去年平原城來了個書生,這人據說的是臨邑縣德平鎮人,人不大,也就是十七八歲那個樣子,但是脾氣不小,到了咱們平原郡,在酒樓上高談闊論,罵得平原上下官員一個個一錢不值狗屁不通,那話雖然尖酸刻薄,但絕對的入情入理,讓人忍不住高聲喝彩,當時兄弟我就在場,所以到現在還記得那書生的言詞。”

才說到這裡,好在字眼裡挑毛病的楊三打斷道:“行了行了,你那也叫做記住了?把人家那好好的口頭文章背的倒三不著兩的,漏洞百出,貽笑大方,居然還敢在史兄弟面前出乖露醜,當真是無恥之尤。”

胡平漲紅了臉道:“我是大老粗,這事情本來平常,你為什麼說我是沒有牙齒的猴?你才是猴呢!”

太史慈一愣,才明白鬍平說的“沒牙齒的猴”是什麼意思,忍不住笑了起來,楊三卻早已經呻吟起來,顯然是想不到胡平會把無恥之尤理解成“沒有牙齒的猴”,在太史慈看來,胡平這份功力只有後世金庸先生筆下的韋小寶又或者瓊瑤筆下的還珠格格才能媲美,前者說“一言既出,什麼馬也追不上”,後者則乾脆說“八匹馬也追不上,再加九個香爐”。這三位都是天才啊。

邵二卻沒有這份心情,看著紅著老臉的胡平道:“老胡,你能否說重點?”

胡平罵罵咧咧兩句後,才鄭重其事道:“那秀才罵得倒是暢快,我們聽得倒也爽快,但卻被管統大人的手下抓了起來,要不是芮祉從中做工作,那個書生此時只怕早已經身首異處,不知道到何地投胎去了。”

太史慈越發來了興趣道:“看來這個書生很有些意思,想必是才能卓越吧?”

胡平看了太史慈一眼道:“這倒沒有看出來,只是知道這件事情後這書生和芮祉將軍成了莫逆之交。進進出出,總是在一起。有一些文人說什麼這叫斷袖分桃,還說什麼那書生有龍陽之姿,我是粗人,不懂那其中的意思,不過龍陽之姿這話中帶著個‘龍’字,想必是個好詞吧?”

楊三悶哼一聲,顯然知道這其中的意思,卻又不好說什麼, 唯有一言不發。

太史慈當然也知道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