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丘、白馬這四地的兵力加在一起也沒有超過一萬人。以張勳大軍的實力還是可以在伊籍大軍回撤前攻下一兩座城市的。
這算是太史慈兵行險著了,太史慈草就已經算定陳宮沒有這個膽量在這時候渡河攻擊伊籍控制的幾座城市。
其實伊籍手中一共有五萬大軍,乃是前兩年冀州接收甄氏家族的大軍。
這支軍隊並非是青州訓練的正規軍,只可算得上是冀州訓練的民兵,而且遠遠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唯一的長處就是因為曾經是甄氏家族的私兵,所以團結協作能力不錯。
若是按照太史慈的意見,只留一萬大軍在烏巢、白馬、延津、平丘等四地。
剩下的四萬大軍都跟著伊籍大軍從濮陽城出發渡河去和張燕與高順作戲去。
()好看的txt電子書
不過伊籍卻覺得這麼做太過冒險,為防萬一,所以在黎陽偷偷留了一萬士兵,這麼做當然是為了防止袁術的大軍在到達陳留城之後馬上渡河攻擊。若是太史慈日後問起來,當然是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理由。
誰知張勳的行動完全不出太史慈所料,張勳的大軍根本不敢渡河。這令後來退回到大河對岸濮陽城的伊籍佩服不已。
不過這是後話,現在伊籍在烏巢等地的軍隊就是隔著一條大河與張勳大軍對望,平靜得很。
與此同時,袁術命令自己手下的上將陳紀,帶領三萬軍隊,跨過穎水的西岸,來到東岸,在細陽、相縣、蕭縣一帶佈防,作出似攻非攻,似守非守的架勢,對蕭縣東北方向的沛國進行嚴密的監視,正如太史慈所料,袁術要把沛國變成一個埋伏圈。
其餘軍隊,陳蘭的兩萬大軍固守山陽和豐縣,與陳紀大軍遙相呼應,同時嚴密的監視汶水,以防徐州的臧霸大軍北上。
至於袁術手下的大將李豐、梁剛兩支大軍一共五萬人急行軍直奔東平而來,當然是要支援張燕,與張燕夾擊伊籍大軍,而袁術自己本部的五萬大軍則在後面穩紮穩打,向前前進。
袁術的這些行動當然不可能瞞過太史慈的眼睛,情報源源不斷的向太史慈傳來。
太史慈知道時機已到,於是傳信到徐州,命令臧霸大軍馬上掉頭,準備渡河個,更令郭嘉全面展開對付新任徐州刺史曹豹的行動,以此來混淆袁術和袁紹的視線。
而就在這時,遠在河東郡的于禁大軍也已經接到了太史慈信件,知道了全篇兗州攻略,更知道自己究竟應該在何時開始攻擊張允的荊州軍,可以令陳留的袁術軍隊掉以輕心。
張燕和高順、伊籍在接到袁術軍動向的情報後,馬上開始了下一步圖謀。
首先是張燕軍,在李豐、梁剛兩支大軍趕到河東前,在晚上發動進攻,“偷襲”伊籍大營,一舉得手。伊籍大軍“潰敗”,連夜坐著停留在河邊的船隻渡河而去,“逃回”到大河對岸的濮陽。
不過張燕大軍也沒有得到便宜,就在張燕大軍攻擊伊籍大營的同時,高順大軍同時發動攻擊,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戰場上的高順突然出現,在高順的帶領之下,一舉攻佔下了張燕控制的東平城。
因為張燕大軍的主力正在外面“攻擊”伊籍大營,所以沒有多少人留守在東平城,故此,高順和張燕作戲,連夜攻下東平城並沒有引起別人的懷疑。
張燕知道高順已經佔領東平城呃,裝出立足不住的樣子,連忙丟棄已經攻下的伊籍大營,“倉皇”向東郡逃來,準備在東郡進行“修整”,其實是在等待袁術的到來。
張燕敗退的訊息迅速地傳到了袁術的耳朵裡,袁術大吃一驚,他可沒有把握自己的手下李豐和梁剛的軍隊可以擊敗青州軍,畢竟李豐和梁剛的軍隊與高順的青州軍的數量只差一萬人。而青州軍乃是以一當十的精銳,在這種情況下,袁術怎可能把自己的軍隊派上去送死?
更因為伊籍已經渡河,李豐和梁剛再到東平已經全無意義,於是袁術連忙派人召回李豐和梁剛兩支大軍,
命令李豐在東郡、濟陰、定陶一線佈防,而梁剛則回撤到鉅野、祁鄉、留縣三地,嚴令兩人在自己到來之前不得與青州軍交戰,自己則加快了行軍的腳步。爭取與這兩支軍隊會合。
高順在“擊潰”張燕大軍後略作修整,便浩浩蕩蕩趕往東郡,準備和袁術正面交鋒。
而渡過大河的伊籍早就在自己佯敗的前三天便派人途經朝歌,翻過太行山脈到河東郡去見於禁。要于禁準備攻擊張允的荊州軍,配合兗州戰場的行動。
而在這時,臧霸大軍也已經來到泗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