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3部分

這麼做也是為了給愛卿一個交代,畢竟公孫瓚和袁術初乃是盟友,而當時青州正在和袁本初交戰,公孫瓚不是約好了和袁本初古夾攻青州軍嗎?”

太史慈的眼前立時閃過劉和麵孔,知道漢獻帝關於幽州的事情都是聽此人說的,由此可知,漢獻帝對自己的提防和偏見絕對和這個劉和有關,說不準還有劉備的因素。想到這裡,太史慈微笑道:“聖上所言極是,不過卻說漏了原因。”

頓了一頓,太史慈道:“劉虞大人之所以要給我青州一個交代是不希望我青州的部隊開進幽州的土地,不管怎麼說,公孫瓚乃是劉虞大人的手下,劉虞大人認為要約束公孫瓚並非是一件難事。誰知道公孫瓚桀驁不馴。才會出現後來戰爭的事情。”漢獻帝聽說過這件事情,點了點頭。

太史慈趁熱打鐵道:“其是聖上,臣下以為劉虞和公孫瓚和矛盾淵源已久,臣下地事情只不過是個導火索而已,不知道聖知不知道幽州的邊疆問題,劉虞大人是主和派,而公孫瓚則是主戰派。劉虞大人當年為了穩定邊關甚至準備犧牲公孫瓚的性命,由此可知,即便沒有青州的事情兩人也會開始的。”漢獻帝聞言一愕,顯然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情,他的年紀終究很小。而且他的目光一直集中在朝廷上地權力鬥爭上,對於外族的事情他是毫不過問的。當然也就不知道公孫瓚和劉虞之間還有這麼一段恩怨。而且劉和當日說起劉虞和公孫瓚之間的恩怨的原因地時候只是輕描淡寫,而且完全是站在劉虞的角度上。

再加上公孫瓚和袁紹乃是盟友,他們兩人都不承認漢獻帝地地位。所以一直以來。漢獻帝始終認為公孫瓚是個狼子野心之輩。

太史慈看著漢獻帝的表情,微笑道:“聖上再想一想,為何當年洛陽大火諸侯會盟的時候,公孫瓚和劉虞大人地使者劉備不是同時到來的?說穿了就是公孫瓚在表示對劉虞大人的不滿。”這句話徹底地打動了漢獻帝,讓漢獻帝明白自己有很多的事情都不明白,故此點頭道:“愛卿所言極是,寡人足不出戶。有很多的事情知之不詳,由此看來,愛卿不過是他們兩人開戰的藉口而已。”

太史慈肅容道:“主上明鑑!”心中卻在竊笑不已:自己的確是兩人開戰地藉口,可是當初自己何嘗不是在因勢利導這件事情呢?只不過這個真實原因漢獻帝永遠也想不到,畢竟若是可以利用這件事情那簡直就是未卜先知了。

他又哪裡想到太史慈真的能預未來呢?更對太史慈的印象大改。

太史慈看著漢獻帝的臉色,肅容道:“聖上,若是您到了幽州。萬一劉虞兵敗之後,您落到了公孫瓚的手裡,有想過那其中的後果嗎?”漢獻帝的臉色微微一變,良久,才長嘆一聲,道:“沒有想到幽州的形式這麼兇險,對了,劉虞現在怎麼樣了。”

太史慈知道漢獻帝現在訊息極為閉塞,故此還不知道劉虞兵敗身死的事情,不過這事情是瞞不住的,臉上浮現出悲傷道:“聖上,劉虞大人已經被公孫瓚斬下了頭顱。漢獻帝聞言,呆立半響,不過整個人卻好像被什麼東西不堪重負的壓了下去,原本就矮小的身軀更加佝僂起來。

太史慈知道,劉虞大概是漢獻帝奪回自己政權的最後希望,劉虞一旦身死,那麼大漢的權柄再難以回到漢獻帝的手中了。

劉虞這個人沒有野心,漢獻帝當然信任他了,若是換成別人死掉,漢獻帝豈會如此的落寞?好半天,漢獻帝才道:“那麼,公孫瓚呢?”

太史慈道:“臣下已經為劉虞大報了仇。”

漢獻帝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麼劉和呢?”

太史慈便把幽州的事情全部告訴了漢獻帝,當聽到劉和請草原民族來幫自己報仇的進修,臉色為之一變,顯然想到了如果自己已經和劉各逃了出去,現在會有什麼遭遇。太史慈看著漢獻帝,他嘆了口氣道:"劉和公子根本無力約束那些草原民族的人,現在鮮卑人正在大舉入侵,更不給劉和公子一點面子,若是聖上在幽州.落到公孫瓚的手裡還好一些,若是落到那些異邦人的手裡,後果將不可設想.史阿當時之所以阻止聖上的行為,就是因為他已經從我這裡得到了情報,知道聖上已經踏入到險境而不字知."

漢獻帝沉默半晌道:"那他為何不明說?"太史慈苦笑道:“聖上,請恕臣下冒昧,若是史阿當日表明了自己的意圖,聖上會相信嗎?”

漢獻帝不說話了,不過他心中清楚自己多半不會聽史阿的意見。

太史慈嘆了口氣道:“所以史阿甘願背上被主的罵名。也要寸步不離的保護聖上,這份忠心,可鑑日月。”漢獻帝的眼中閃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