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不滿又無可奈何,畢竟太史慈在此時展現的不是政治實力,而是自己的萬貫家財,雖然知道太史慈是在示威。單卻沒有給人留下一絲的把柄。
漢獻帝倒是沒有什麼一間,也許他正在期待太史慈日漸飛揚跋扈,給他可乘之機吧。
總之,每個人都被太史慈表明熱鬧的一套吸引住了視線,卻沒有沒有注意到太史慈正在借從青州調人來長安為自己建造府邸的機會悄然打造自己在長安的班底。跟隨青州工匠而來的人中,有許多在青州五德院學習或者學習過的人。
那其中有陳群、張紘、高堂隆、桓範等人;至於學生中,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和王豹的兒子王基等等,被派來到長安城歷練一番。再用不了多長的時間,這些人就是太史慈正在急劇擴建的班底中的新生力量。這些人物都是管寧來到長安後不久便因地制宜從青州親自調來的人物。
陳群和張繆內政能力超強,而且還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有他們兩人協助,管寧的壓力減輕了不少。管寧的好友高堂隆正大嚴厲,深明法度,乃是當今名士。在青州地司法界,他的聲望已經超過了太史慈軍中的元老級人物龍星,今次調此人物到長安來,管寧就是要希望高堂隆根據青州的新政再結合長安的實際情況,制定新的法令,為太史慈日後大事作出先聲。
桓範則是管寧這半年來發現的智囊級人物,此人才華不在徐庶之下,而且為人縝密,心細如髮,最難得的是極有急智,每逢大事當前,總能在第一時刻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此人在太史慈身邊,可彌補賈詡無法明目張膽為太史慈出謀劃策的遺憾。
只此四人到來,太史慈便是驚喜無限,他當然知道這四個人的利害,尤其是那個桓範,可是令歷史上司馬氏頭痛不已的人物。若是曹爽當時聽了桓範的話,只怕司馬氏已經被曹爽誅滅九族了。
至於諸葛瑾,這孩子在經商方面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小小年紀就已經成為在青州最會做生意的人,糜竺和甄儼對其都是大加讚賞。有諸葛瑾在長安,一定會算計到那些敵人的骨頭裡。
而王基則是被派來協助太史慈掌管長安防務的。
此子深得乃父之風,性格沉穩,最擅長防守,實在是防務工作的最佳人選。
這兩個少年的本領太史慈在接觸不久後便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不由得對管寧用人的精當大家讚賞。同時心中也在嘀咕,自己是不是什麼時候應該回青州一趟,看看這幾年五德院裡到底為自己招攪來了多少出類拔萃的人物。
看看眼前這些現在還名不見經傳,但是日後卻名留史冊的人物,太史慈心中的興奮難以言表,用不了多少時候,這些人就會令長安翻天覆地,
()好看的txt電子書
等到遼東的戰事稍為平復,自己便把諸葛亮和陸遜這兩小子調到長安來,到那時候,長安的陣容未免也太過華麗點了吧?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人物想對於這幾人來說就差上很多了。
不過太史慈的這些幫手的到來並沒有引起長安城中各方勢力的注意,人們現在對太史慈感興趣的地方是每一天借來拜會的許多將領達官貴人們到底有多少真正的目的是奔著太史慈來的。
不期然間,太史慈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勢力中心,雖然在表面上太史慈和漢獻帝的關係依然十分良好。在新年地前夕,各地諸侯地使者陸陸續續趕來長安朝見漢獻帝。於是長安城內更加熱鬧起來。
這時候最忙碌的人大概應該是太史慈地那個白痴的死對頭大鴻臚周奐了吧,這人忙著為各地的使者安排住處,每天連吃飯都沒有了固定的時間。而且還極端無恥地跑到太史慈這裡來哭窮,說什麼皇帝給他的錢不夠,讓他在為諸侯們安排飲食起居的時候捉襟見肘。要太史慈私人上贊助一些銀錢。弄得太史慈哭笑不得。
這筆錢太史慈當然要拿,在面子方面。自己這一次和漢獻帝是站在同一面上的,總不能讓那些使者笑話吧。
而且自己新建新府,卻讓那些使者吃住的很差,說出去實在不好聽。不過太史慈卻不會這麼輕易地放過周奐,他要周奐在為使者們提供食物和生活用具的時候都必須在上面貼上字條,上面註明:太史慈敬上。
周奐見到自己目的達成,知道自己讓太史慈吃了個小虧,所以對太史慈的請求也不細想便滿口答應了,歡天喜地地去了。
太史慈當然也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做廣告。何樂而不為呢?別人不大懂得太史慈的深意,桓範和諸葛瑾倒是因為這件事情對太史慈深表佩服。
不過,真正緊張的人還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