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青年男子的臉上露出不能置信的神情,顯然沒有想到在自己面前的這個人是太史慈,看來史阿並沒有告訴他預先會遇見誰,故此顯得十分激動,但是卻在竭力剋制自己的情緒,顯然不想讓自己在太史慈面前失態,好一會兒才故作鎮定道:“小子郭淮見過太史將軍。”
太史慈先是心頭一放,看來這個年輕人很在意他在自己心中的形象,這麼看來,這個人有很大的可能性投*自己。
這小子看樣子是個人物,對了,這小子叫什麼。。。。。。郭淮。。。。。。郭淮!太史慈反應過來的時候心中也吃了一驚:居然是魏國名將郭淮!
要知道太史慈在後世最崇拜的人就是曹操,故此對曹操手下的人物知之甚深,這個郭淮在《三國演義》裡面十個笨蛋,幾乎是被諸葛亮等人耍的團團轉,最後還被姜維一箭射死。但是歷史上的郭淮可是戰功赫赫的名將,在定軍山一役中,魏軍主將夏侯淵被黃忠一刀斬殺後,魏軍群龍無首,這時候就是這個郭淮站了出來。推選張郃為為君主帥,說“張將軍。國家名將,劉備所憚;今日事急,非張將軍不能安也”。正是因為有了郭淮的力排眾議,所以張郃才能控制魏軍的諸多將領,使得魏軍免於大敗。而事實證明,這個張郃後來成為了蜀漢的心腹大患,文武全才到了幾乎無人可以剋制的地步。由此可見這個郭淮的觀人入微的本領。當時夏侯淵新死.雖然有張命暫攝其位,但是軍心浮動,士氣低迷,難於一戰,而劉備大軍轉眼便到,關鍵時刻,又是這個郭淮力挽狂瀾.
不久劉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認為寡不敵眾,想依水為陣以拒蜀軍.郭淮卻認為:"此示弱而不足挫敵.非算也.不如遠水為陳,引而致之,半濟而後擊,備可破也"遂在漢水以北列陣,欲待蜀軍涉水半渡時進行反擊.不過梟雄劉備久經戰陣,最後識破此計,隔水相持而不渡。郭淮遂堅守。示無還心,另劉備逡巡而不敢前,給了魏軍以喘息之機。
正以為如此,曹操才會讓讓張郃假節,把這個郭淮任命為張郃司馬。
其他如黃初元年以鎮西長使的身份行徵羌護軍,與護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山賊鄭甘、盧水叛胡等,皆平之。因此才會有關中平定,百姓的易安居樂業的局面,隨後郭淮鎮壓羌族叛亂,更是威震邊疆。太和二年時諸葛亮首次攻魏,派馬謖守街亭,高詳駐軍柳城。張郃率軍攻打街亭,又是這個郭淮率軍佯攻柳城,牽制蜀軍。更隨後又在抱罕破羌人唐。
太和五年二月的時候,諸葛亮第四次攻魏,包圍祁山,蜀軍乘勢搶先收割熟麥,獲得軍糧。時隴右無糧,有人建議從關中運糧,便路途非常遠。這時,又是郭淮憑藉自己在羌人心中的威望招撫羌人,恩威並施,遂解軍糧之急。轉為揚武將軍。青龍二年二月;諸葛亮率軍10萬出斜谷第五次攻魏。又是這個郭淮識破了諸葛武侯地用心;屯兵北原;更識破諸葛亮攻西圍是假;攻陽遂是真的戰略意圖;令一代奇才諸葛亮無功而返;更加進一步刺激了諸葛亮的病情;令諸葛亮當年八月病逝於五丈原。
()好看的txt電子書
可以說;諸葛亮地死;這個郭淮有著直接原因。諸葛亮死後,無論是王平還是姜維,與郭淮交手都未佔到半點便宜,此人在長安地區一共呆了三十多年,絕對是長安地區解決各種問題的專家和防守長安、漢中、西涼的中流砥柱。
看著眼前這個對自己恭恭敬敬、而使諸葛武侯“淚滿襟”的郭淮,太史慈的心臟不爭氣的跳動了幾下,含笑招手令郭淮坐下。
史阿見狀,鬆了一口氣,看得出太史慈對自己的這個徒弟印象不錯,而且也對自己的自作主張並無不滿,心中暗贊太史慈的用人不疑。呵呵一笑,史阿對郭槐道:“伯濟,這就是我和你說地大人物了。”
郭淮一個勁兒的點頭,太史慈若是還不算大人物,誰才是大人物。
史阿轉過頭來向太史慈解釋道:“主上,我今天才一到長安城的門口,就看見這小子匆匆地從長安的城門口出來,一副心事匆匆地樣子我把他叫住,一問,才知道這小子有急事要出城。”太史慈聞絃歌而知雅意,馬上明白史阿所說的急事一定和自己有關,馬上把目光看向了郭淮,露出詢問的目光。同時心中恍然:大概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史阿才徹底的信任了郭淮,把這個郭淮領到了自己這裡。
想到這裡更是提起了百倍的精力去聽郭淮說的每一個字。
經歷的風浪多了,太史慈不會那麼輕易地相信別人。郭淮在太史慈炯炯的目光的注視下,略微有點緊張,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