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部分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我一直以為孟子的這句話才是至理名言。”

徐盛出身寒門,書卻讀過不少,高順這些年也是勤於研究兵法,所以對孟子這一段話當然是耳熟能詳。聞言紛紛點頭。

只是他們卻不知道太史慈在擔憂一些事情。

眼前的青州兵的確是強悍無比,而且現在青州軍的數量在二十多萬左右,的確是諸侯之首。

可是像眼前這樣的軍隊經過多年的發展也不過才八萬左右的人馬,將來與諸侯的戰爭一但打響,這些士兵根本就不夠用,他總不能同時出現在幾個戰場吧?眼前的軍隊的強悍很大的程度來源於熟練無比的配合,越是集中力量越可以發揮威力,可也正因為如此,才限制了眼前軍隊的作用,若是分散開來根本就是全無威力可言。

若是我青州兵都是這般素質那該多好。

但太史慈卻知道以眼前看來,這有點痴心妄想,先別說單憑西北六縣的生產力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就是戰士的素質也是問題。

那並非是說單單靠訓練就可以實現的。

眼前的這些兵與其他計程車兵完全不同,他們的身份是西北六縣的自由民,他們知道自己現在的生活得來不易,所以無不拼死效命。他們的頭腦處於覺醒狀態。

但其他的青州兵不行,他們雖然在青州可吃得飽穿得暖,但還是受著世家大族的控制,根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這樣的軍隊給他衝鋒槍他都打不贏一場戰爭。

當然,其他諸侯計程車兵現在也是這種素質。

所以太史慈現在想的是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軍功制度,可以激發起所有青州兵的戰鬥慾望,成為真正的天下雄師。

如此,則眼前的青州兵將不會成為歷史的絕唱,青州軍的強悍將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不過這需要政治上的配合,否則這軍功制度的改革必將會阻力重重。

管寧,到時候你可不能令我失望啊!

這時候,就聽見軍中再一次響起口號:“林——!”

太史慈停止了沉思,抬頭看時,卻見對面的徐榮大軍在向後撤退。而己方的重灌步兵已經從地面站起,左手持盾牌,右手持長槍,穩步向前。

剛剛下完命令的高順微微一笑道:“徐榮上當了。”

太史慈等三人微笑點頭。廖化讚歎道:“真是什麼都瞞不過高大哥。”

徐榮冷冷地看著對面青州軍隊的變化,向旁人解釋道:“對方的強弩確實厲害,但有利亦有弊,弩箭上箭速度過慢是其最大的缺點,我看太史慈的軍隊所使用的強弩威力驚人,遠勝於一般的弓弩,可以想見速度更慢。從剛才兩輪射殺來看,太史慈軍中這種強弩的數量並不會太多,為了保證速度,他一定是遵循一般弓箭兵的結陣方式,分成幾輪射擊……”

才說到這裡,眾人恍然大悟,剛才與徐榮說話那個大鬍子欽佩道:“原來如此!將軍此刻後撤軍隊做出徐徐而退的架勢就是為了誘使對方陣形前移,再利用對方的強弩還未來得及上箭的空檔發動騎兵衝鋒,在敵人陣形未穩前沖垮敵人!”

()

徐榮點頭道:“正是如此,看太史慈軍來時的塵頭就可知道太史慈的軍隊不過三萬人,此刻與我軍交戰的不過兩萬人,而我軍卻是其人數的三倍有餘,所以擾亂敵人陣形、發動騎兵衝擊才是制勝的法寶。”

眾人紛紛點頭,心情大暢,彷彿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徐榮計算著青州軍的步伐,驀地喝道:“衝鋒!”

幷州騎兵蜂擁而出,只一次就投入了五萬騎兵的衝擊,聲勢更勝剛才百倍。

只是他們不知道,他們下一刻將會經歷一場永生難忘的噩夢,——如果他們還可活下來的話。

面對幷州騎兵的突然衝鋒,青州士兵不見一點慌張,只見重灌騎兵再一次把半人高的盾牌重重地戳在了地面上搭起了堡壘,兩千名強弩兵迅速地躲在盾牌的後面開始射擊。

“嗚——”的一聲,兩千只弩箭如蝗蟲般射出,強勁的力量使得這短短的距離完全沒有了意義,衝在最前邊的幷州騎兵被弩箭輕易的穿透了身體,跌落在馬下。

在後面的徐榮心中暗喜,雖然這樣的衝鋒己方會有一些損失,但最大的好處卻是可以和敵人短兵相接,以人數的優勢贏得最終的勝利。更何況自己的幷州騎兵已經衝擊起來,而對方的青州騎兵卻因為自己在前面設定的盾牌而無法正面衝擊,失去了騎兵生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