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部分

商人。認為他們唯利是圖?

文人誰都不能鄙視!因為你也在五德之內,少了其他的四德,你火德就可單獨存在嗎?你火德的任務就是引導和幫助其他四德。

也許從現在這個時代看來,讓這些世家大族不輕視他們眼中的“賤民”不可能,但是隻要管寧今天的這番話可以流傳下去,那中國將會少走許多的彎路!

我們不需要一個個王朝的輪番更替,我們需要的是華夏民族的體制能夠不斷地更新!

嘿!君子配五德,使五德在上位者的手裡生生不息。

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太史慈終於找到了一種在這是代行之有效的改變中國命運的學說。

新“五德終始說”!

第一部 第四卷 第六章 有幸

太史慈和管寧的話開始在在場所有人的心頭振盪,這種思想上的衝擊使得太史慈在他們眼中的形象大不相同起來。

在此之前,人們不過是把太史慈當成了一個比較有才華的年輕人,但經過剛才的一番辯詰,太史慈一躍而成為了經學領域中新生宗師,只要過了今天,洛陽和整個的大漢天下將會無人不知太史慈的大名。

蔡邕在旁也是對太史慈連連點頭,開口道:“子義這番話發人深省,想我大漢朝綱不振,就是因為五德失位,天地有陰陽二氣,又分五德,實在是各歸各位才是正理,如今我大漢宦官擅權,就是陰陽失調之狀。”

楊彪在旁隨聲附和道:“蔡大人言之有理,宦官乃閹人,不在五德之中,更是不陰不陽,讓這種無‘德’‘性’之人把持朝綱,天下不大亂才怪!”

袁紹雖然對太史慈嫉妒得要命,但是眼前事情已經成了定局,打擊太史慈有害無益,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在士大夫階層超然地位,如今更說得到了十常侍問題,他豈可不表態?

所以開言道:“子義之語非大言,正如管幼安所言,我等火德之人怎可不操金德以護五德終始?十常侍禍亂五德,天下有志之士當共擊之!”

眾人紛紛點頭,太史慈卻大吃了一驚,因為他從袁紹的話中聽到了不好的兆頭,什麼叫“天下有志之士當共擊之”?不會是現在就要把天下的諸侯都招呼到洛陽來吧?

該死,那應該是漢靈帝死之後才發生的事情啊!

這就叫做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不過仔細想想,這事情早晚要發生,對自己並無對大的妨礙,只不過會因為這事情的提前發生,自己有點措手不及罷了。

果然,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淳于瓊此刻開言道:“本初公的意思莫非是號召天下豪強齊聚洛陽,共討閹賊?”

袁紹聞言點頭道:“某正是此意。淳于將軍真是懂我。”

看著因為袁紹的幾句表揚就洋洋得意起來的淳于瓊,太史慈氣得差一點要揚起拳頭揍淳于瓊一頓,真是到哪兒都有捧臭腳的,你淳于瓊就那麼信服袁紹?小心日後在官渡之戰時被這個袁紹剁下你的狗頭。

耳邊嘆息聲傳來,太史慈轉頭看去,這才發現從剛才起一直沉默不語的郭嘉正在搖頭,顯然是對袁紹失望之至。

管寧也自皺眉不語。

和乃兄長的頗像,卻比乃兄更沒有智商的袁術此時也開口發表自己的意見:“此計大妙,我等定要向何進大將軍進言,謀成此事。”

顯然是怕人家忘了這人世間還有袁公路這個人。

眾人紛紛點頭,蔡邕這等性急之人更是馬上就要去見何進,痛陳利害。

太史慈在旁大急,眼前這事情不對,要知道現在諸侯進京,弄得天下大亂時,那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不就變成了自己嗎?

連忙開言道:“此事不可,火德正如上天的紅日,當普照四方,豈可之歸於一點?招四方諸侯進京,是抽空了各地的火德和金德,一旦地方上有起事來,我大漢如何自處?”

眾人聞言,這才冷靜下來,想想也是,如今各地農民起義不斷,鎮壓還鎮壓不過來,一旦諸侯到京,誰知道會出現什麼局面?從去年的十一月起,張舉尚未平叛,涼州賊寇王國就包圍了陳倉,右將軍皇甫嵩出兵平叛,到現在還未全功而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葛陂黃巾賊聲勢浩大,西園八校之一的下軍校尉鮑鴻征討,連戰連敗,戰事吃緊,又在上個月,巴郡的板楯蠻反叛,又遣上軍別部司馬趙瑾討伐,所幸敵人倉促起事,士氣低落,不戰而潰。所以太史慈說的是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不容人們不想。

一直不表態的曹操此刻贊同道:“子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