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方就名副其實的變成了“哀鴻遍野”。令千多年後的動物保護主義者圖莫奈何。

“問名”倒是簡單,無非就是生辰八字以準備合婚。拿著大雁的太史慈照著《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的規矩對孔義:“某既受命,將加諸卜,敢請女為太史氏。”

待到“納吉”時,太史慈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這步驟不就是現在的定婚嗎?因為沒有麻煩而歡天喜地的太史慈連忙拿出自己這些年掙的錢財準備取下聘禮。

()

豈料這時候的訂婚下的聘禮並非金銀,還得是大雁,當太史慈從徐盛的嘴中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簡直快抓狂了:又要去射大雁!?

“納徵”反而最簡單,一隻全鹿送去了事。

剩下的事情就容易了,所謂的“請期”,就是男家擇定結婚日期後,備禮去女家,請求同意結婚的日期。也就是現在民間俗稱“提日子”、“送日頭”。

再往下就是婚禮本身了。

這期間也發生了不少令太史慈比較開心的事情:高順打得濟南那些不識抬舉的豪強地主各個服服帖帖。由王豹和許褚把守的樂安當然是固若金湯,北海的公沙盧氏被和太史慈關係大為改善的孫氏家族和劉氏家族在廖化的組織下聯手滅掉。

比較麻煩的是歸降的臧霸和孫觀在兼併了泰山令兩大賊寇的殘兵敗將後,在平原郡與張舉的軍隊處於戰爭膠著狀態,一時半會兒分不出勝負輸贏來。不過這種情況要比歷史上的情況好很多。

凡此種種,都算是為太史慈預備的賀禮了。

不過令太史慈大感詫異的事情是孔義通知他,結婚當天居然不用他這新郎去孔義家迎親!這令太史慈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為何這對禮儀無比重視的孔義家為何會提出如此要求?

要知古代富家子女結婚,一般都嚴格遵循六禮的步驟,而親迎則是無比重要的一步,只有普通人家結婚才會從簡。可是齊魯之地是古代的文明禮儀之邦,這種事情發生在世家大族的身上當真是少見。

待到看到孔悅兒捎來書信後,太史慈才明白為什麼。

那信紙在太史慈這後世人看來疊的很別緻,正是名副其實的“雙魚書”,看著那摺疊方法紛繁複雜的信紙,有點莫名其妙,要知兩人雖然已經訂婚,但究竟是有名無實,這種代表著“剖腹見心”的比目“雙魚書”實在是於禮不合,要知孔 終究是大家閨秀,這麼做一定是有萬不得已的苦衷。

太史慈搖頭苦笑,展開信紙,出乎太史慈的意料之外,那信中別無他字,只有《詩經&;齊風&;著》一首:

“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俟我於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瓊瑩乎而。俟我於堂乎而,充耳以黃乎而,尚之以瓊英乎而。”

太史慈看完這封特殊的情書後愣了半天,這才明白自己要娶的妻子是一個多麼性格堅強而獨立女孩子,因為太史慈分明從其中讀出了一種帶著哀怨的幸福——她渴望的不是世家大族強加給她的“禮”,而是渴望太史慈對她是一種真情實感。那隱隱的、淡淡的情愫正如信紙上的香味牽動了太史慈的神經。在這一刻,太史慈才真正的感覺到孔 並非是自己印象中那個冷淡的花瓶,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孩兒。

莫名地,太史慈心中有了一絲感動,覺得自己並非是最大的受害者,要知古時候男人可以三妻四妾,日日快活,換著花樣極盡床第之歡,女人怎麼辦呢?

算了,既然自己無法決定現在的婚姻,那為何不去憐惜這以後便是日日枕邊人的孔悅兒呢?

太史慈暗下決心,以後嘗試著努力愛她。

只是太史慈想不到,需要他如此做的還有其他人。

在太史慈的婚期剛剛決定不久,有一位不速之客到訪,那就是孫邵。

===============================================================

兩人現在已經是老熟人了,見面自是一番親熱。

孫邵也不客氣,劈頭蓋臉便說道:“子義,你如無事,此刻便隨我到劉氏宗族去一趟。否則七小姐便活不下去了。”

太史慈剛喝了一口茶,聞言險些噴了出來。

開什麼玩笑?

孫邵看著太史慈狼狽的樣子,心知自己的話說的唐突了。連忙解釋道:“自從臨淄回來後,七小姐便比原來安靜了許多,一點都不象她。別人不知道原因,我還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