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就是前幾天那個炒到爆炸的腳踏車高速漂移過彎的主角嗎,還是在那個坡道上,只不過這次是高畫質版的!
這個影片的點選再次以最瘋狂的速度增長著,話說上次那種偷拍的形式讓大家看的都不是很過癮,只有三個彎道就結束了,很多人甚至都看了好多遍,甚至把它做成了表情。
這一次,他們赫然發現原來上一次的影片到底缺失了多少,整個漂移過程,其實是12個彎道!
影片裡任禾眼睛下面繫著紅領巾,從坡道上俯衝而下,加速,再加速,這速度竟是要比上一個影片還要快了幾分。而且透過第一個彎道的方式也不同了,因為速度更快,所以影片裡的任禾採用了摩托車過彎時才會出現的技巧,以向心力抵消離心力!
“我的天,這個速度簡直爆炸了,我特麼還以為他騎的是摩托車呢!”
“腳踏車漂移過彎第一人,牛逼!”
這時候那些一直都在關注著這個影片的專業賽車手也說話了,他們對這個影片看的更加仔細,也更加專業。
第一個彎道的片段裡讓他們覺得有太多耐人尋味的東西:超強的身體平衡能力,超強的身體爆發能力,沒有這兩樣,根本完不成這種時速的漂移過彎,毫無懸念。
職業賽車手們對於花式腳踏車向來是不太感冒的,那種蹦蹦跳跳的騎法有什麼意思,在他們心裡,真正的腳踏車,不僅要玩的是力量、平衡性,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心智。
一場環法騎下來3200公里,那是對人類意志力的一種最大磨練,從早到晚什麼事情都不用幹,拼的就是心智與耐力。所以許多腳踏車賽車手其實在30歲左右才大器晚成,這就是原因。
但是任禾在影片裡所展示的那第一個過彎還是讓他們震撼到了,沒有強大的內心力量,有幾個人敢這麼玩?
而且漂移與那些花式腳踏車的雜耍性質本身就不同,更容易讓他們認可,那下坡的加速度都能讓他們對任禾的爆發力有個大概的瞭解。
影片剛發出去不到1個小時,tk的總部就接到電話:有俱樂部想要購買任禾的資料資訊,可惜tk跟任禾簽了保密協議,這種洩密的事情是斷然不能幹的。
騎士之名的影片製作非常專業,這裡面也展現了劉二寶團隊的專業性,整個影片簡直拍的跟商業大片一樣,絢爛的燈光,還有強大的動態撲捉能力,這都讓整個影片更加豐滿起來,不得不說,當初tk聽取劉二寶的建議把場地還選在那裡並且仍舊是晚上,是個非常明智的選擇,而且那5個小時的前期場地籌備工作在真正出影片的時候,居功至偉。
如果整個場地還是髒兮兮的,恐怕都出不來這種大片的效果。
而影片最終的那幾秒,劉二寶真的如他一開始所設想的那樣,完完全全的把任禾在漂移過程中的眼神用特寫的方式給展現了出來。
如果說這影片一開始只是一個極限運動炫技影片的話,那麼在最後這幾秒,竟突然因為這個眼神得到了昇華。
那眼神裡沒有猙獰,沒有痛苦,只有平靜中深藏著的執著與認真,那種堅韌與決絕的眼神宛如一種信念,它所能代表的似乎正是人類在極限運動上的探索精神!
只是那幾秒的瞬間,無數人彷彿都受到了某種心靈上的震撼!
那是真正的騎士!
……
感謝招財貓小阿志成為本書第四位盟主,撒花!月票在哪裡!(未完待續。。)
117、少先大隊,大隊長!(第十一更求月票)
眼神到底能不能說話?答案是能。
前世裡任禾印象中,中國影帝裡梁朝偉是公認眼睛會說話的人,他沒想到自己也有一天因為眼神而徹底出名。
一般後續影片的火熱程度都不會超過原影片,就像是跟風的小說通常都不會超過鼻祖的成績一樣,有一半都屬於很不錯的了。然而騎士之名這部短片不一樣,它從出現一開始就呈現一種無敵之姿般碾壓裡其他所有影片的點選率、轉發率!
這其中有幾點原因非常關鍵,一是tk的聲名在業界向來很好,二是劉二寶團隊的專業程度,三是這一條影片中任禾還有繼續的突破。
最後,就是因為那個眼神。
有人甚至直接在影片下評論,如果2006年評選年度最美眼神,這個少年的眼神必定可以上榜,因為那是罕見可以給人帶來心靈上震撼的眼神。
“忽然想玩玩腳踏車了……”
“我能雙手不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