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7部分

的賞賜,他們朝鮮的日子今後便會好過許多。

朱慈踉面上淡笑,但雙眼卻經不住微微一眯。

朝鮮想和大明恢復朝貢關係?朱慈踉心裡不由得譏諷,既然是朝鮮王主動提出來的他當然不反對。

“好啊,朝鮮王有此心意,朕甚慰!”朱慈踉淡淡的說道。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朱慈踉絕口不提對朝鮮的賞賜等。

朝鮮世子大急,不過他還沒有多想,只覺得是朱慈踉一時沒有記起,畢竟照他看來,當今大明皇帝於五年多前大明風雨飄搖之際登基,當時的大明大廈將傾,各邦都與大明斷了朝貢來往,如今大明重新一統天下,他們朝鮮國是第一個前來朝貢的,當今大明皇帝還沒有經過這件事情所以並不知道他們朝鮮國呈上貢品後,大明自身也要宣佈給他們朝鮮國的賞賜。

大明的賞賜對他們朝鮮國而言很重要,要知道,他們朝鮮國每年的歲入也不過二百多萬兩銀子,此次是與大明恢復中斷十幾年的關係,所以貢品比較多,總價值不下十五萬兩銀子,照以往大明給予賞賜的例子,大明的賞賜會比他們的貢品多三成的價值,也就是說他們朝鮮國十五萬兩銀子的貢品,大明起碼要賞賜給他們近二十萬兩銀子價值的賞賜才對,如此一來,他們朝鮮國便能一來一回的賺好幾萬兩銀子回去。

近二十萬兩銀子對大明來說或許只是九牛一毛,但對朝鮮來說卻是每年歲入的近十分之一。

朝鮮世子心裡著急,但又不敢言明,只能繼續跟朱慈踉拉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類的言語,算是暗示,他相信,就算大明皇帝看不出來,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一定能夠看出來,而後出言提醒大明皇帝賞賜一事。

朝鮮世子隨便拉扯了幾句後,果然有人不負他的期望‘站’了出來。

“皇上,朝鮮國如此忠心大明,大明重新一統天下之後,第一個派使臣送貢品來朝,其心可鑑,皇上理應賞賜朝鮮。”這名官員說道。

不少官員跟著點頭,其中包括錢謙益這個首輔大臣。

這些文武百官也以為朱慈踉可能沒有經過朝貢一事,所以並不懂得有賞賜一說。

朝鮮世子的思想朱慈踉當然不是沒有猜到,事實上朱慈踉是故意不提賞賜一事了,朝鮮送來貢品是朝鮮的事情,代帝王之所以給各邦的賞賜多過貢品,而且大多是真金白銀居多,未免不是有高價‘購買’貢品的意思在內。這其中最主要的當然是面子問題,大明得了面子,各邦得了實際的利益,然後各邦年年來朝送貢品換大明的賞賜,如此便顯得大明萬邦來朝的強盛,可以給代帝王很大的面子和豪氣。

可惜,朱慈踉不同於大明代帝王,他並不需要這點表面上的臉面,他要的是真真實實的盛世,而不是利益的交換。

所以說,朝鮮是真的忠心於大明嗎?未必!

別看自崇禎九年朝鮮被滿人征服後,仍然沿用崇禎皇帝的年號,表面上多麼忠心大明,思憶大明,實則不過是做給滿人看的,讓滿人向朝鮮索要貢品的時候不要那麼肆無忌憚,表面上向滿人顯示,朝鮮並不滿被滿人征服,全國上下都不服氣,一旦逼急很可能狗急跳牆。

事實上因為朝鮮表露出來這樣的態度,滿人這些年確實不怎麼過份逼迫朝鮮,反而時有安撫之舉,這才讓朝鮮一直堅定了下來。

“哦?愛卿說的是,為了表彰朝鮮的忠心,朕確實應該給朝鮮賞賜。”朱慈踉笑道,然而,心裡卻不以為意,朝是真的忠心大明嗎?別看朝鮮一直沿用崇禎的年號,可惜大明現在是他當皇帝,大明現在是中興五年,呵,朝鮮還沿用崇禎的年號?當年,大明北京城失陷,崇禎皇帝身死,南京城另立新朝,大明並沒有完全滅亡,大明這些年既然有了新帝,新的年號,朝鮮國若真是忠心的話,就應該跟隨大明的潮流,一直沿用大明的年號,就是是史上,南明弘光朝的時候,朝鮮同樣沒有跟著沿用弘光朝的年號,如今是朱慈踉的中興年,朝鮮至今同樣沒有沿用朱慈踉的中興年號,反而一直用著崇禎帝的年號,這是不承認大明江南朝廷,還是不想過份刺激滿人?

想想就極為可笑,所謂的忠心,不過是另一番利益的謀劃罷了,朱慈踉怎麼可能相信這點。

“來人,取朕御書房的文房四寶來,朕要賞賜給朝鮮王!”朱慈踉心裡冷笑,朝鮮不是要賞賜嗎,那他就給朝鮮一個賞賜。

………(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七章 所謂朝貢

原本,朝鮮世子聽到朱慈踉說賞賜要御書房的文房四寶給他們朝鮮的時候,他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