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7部分

要改造的,而改造朝鮮,又需要一個省級總督盡心傾力,所以為了便於統一改造,朱慈踉最後還是決定在朝鮮設省!

當然,朱慈踉不會真將完整的朝鮮直接設成單獨的一個省。

“這樣吧,將鐵嶺衛和咸興府併入遼東,其餘地方單獨建立一省,取漢時樂浪郡之名,為‘樂浪省’!”朱慈踉想了一會決定道。

鐵嶺衛和咸興府大約佔據朝鮮五分之一的領土,不過都不是朝鮮人口密集之處,人口並不多,併入遼東後也不足以讓遼東管轄區太過膨脹,同時又將鴨綠江牢牢控制在遼東,一舉兩得。

“皇上聖明!”既然朱慈踉已經決定了,李巖也沒有異議,當即這樣決定了下來。

要真正改造朝鮮還需要統一朝鮮的語言和文字等等,只有文化方面一致了才能真正同化。

朱慈踉準備下旨在朝鮮各縣鎮都設立學堂,教受所有朝鮮人學習漢語,漢字以及漢史,並且為了刺激朝鮮人儘快從心裡認同,朱慈踉還下旨設立制度限制。

朝鮮不同於大明,當初大明因為開國的時候出了一個真正為百姓考慮的朱元璋,農稅定得極低,朱元璋定立的時候僅僅是五十稅一,就算是崇禎皇帝最艱難的時候,大明的農稅也僅僅是二十稅一,依然比朝代都要低。

而朝鮮沿襲了當初高麗國的制度,不管是農稅還是其他方面,對百姓的壓榨都比大明要高得多。

而且,大明自朱慈踉登基以後,又經了數次改革,不僅再次將農稅降到了三十稅一的程度,還取消了徭役,並且強令限制地主土地租賃的價格,可以說大明的普通百姓比史上的朝代都要幸福。

如果大明在朝鮮境內也實施和大明內地一樣的政策的話,朝鮮的百姓一定是極為歡迎和期待的。

不過,朱慈踉當前還不打算直接這麼做,而是要將大明政策的利好與文化認同掛鉤,會說漢話,寫漢字的朝鮮家庭才有資格享受大明政策的利好,享受大明的低農稅,免徭役等等政策利好,而一天沒有學會漢話和漢字的家庭,則仍舊沿襲朝鮮原先的稅率與政策的壓榨。

朱慈踉就是要營造一種,將朝鮮人分兩等,會漢語和漢話的朝鮮人為第一等,可以享受大明的各項惠民利好。不會漢話和漢字的則仍舊在原朝鮮的舊制度下被壓榨。

這同樣也是一石二鳥的策略,只有對比才能讓人看到差距,看到大明制度比原朝鮮制度更優越更幸福,從而越來越使朝鮮人認同大明,打心底裡希望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大明百姓,這也就不斷刺激著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同時,一部分的移民也是需要的,朝鮮王室貴族等留下了大量土地,還有被倭寇屠戮的幾個城池,正適合安置一部分移民,移民朝鮮將與移民蒙古同步進行。

(未完待續。。)

第五百九十九章 攻打倭國之議

“皇上高明,如此,用不了十年大明必能將朝鮮完全同化。”李巖笑著佩服道。

朱慈踉也笑了笑,當前世界還沒有發展到民族主義盛行的時候,只要文明更加高等,能讓人感覺比以前過得更加幸福,要同化一個民族並不難。

果然如朱慈踉所料,聖旨一發到朝鮮,介紹了大明的種種政策利好之後,朝鮮百姓對比之後,忽然發現大明的百姓生活得太幸福了,至少比他們在朝鮮李氏王朝的統治下要幸福太多了,王朝更替在古代並不少見,民族的種族主義也沒到那種不分理由堅決反抗的地步。

而且朝鮮因為一直是大明的附屬國,朝代又都受到漢文化的影響,高層本就以學習漢文化為榮,所以朝鮮百姓對於學習漢文化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反抗,反而因為種種利好的誘惑,掀起了一番學習漢語漢字的運動。

以朝鮮人的熱情來看,或許比朱慈踉設想的時間要短很多,用不留五六年,朝鮮便要被大明完全同化。

隨著朝鮮和倭寇俘虜處理完畢,一系列同化朝鮮的政策頒佈,在朝鮮穩步推進,朝鮮漸漸趨於穩定,大明的目光是時候盯向安南了。

進攻安南的策略早就在當初與進攻朝鮮的策略一同定了下來,在廣西境內,大明的軍隊和物資早已經準備好了。

當初朱慈踉決定先攻朝鮮再攻安南,只不過是因為大明第一次對外滅國拓土,為了不出現什麼難以應對的變故,所以才沒有選擇同時兩線作戰,現在朝鮮已滅,安南方面自然也到了出兵的時候。

金鑾殿早朝。

“皇上,安南頑固不化,當初趁我大明內亂趁火打劫佔我廣西數縣,至今都不主動歸還,安南王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