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2部分

塹,以及函谷關易守難攻之外,更重要的是,陝西還是一個天然的糧倉,可以養育無數百姓。只可惜這個糧倉從宋時便開始變味了。

宋朝最巔峰時,人口超過一億兩千萬人口,僅陝西就有一千餘萬人口,區區陝西平原,如何養得起如此多的人口,於是大量人口往北或往東的黃河邊緣遷移,靠著黃河兩岸的水土生存,大量的人口不斷砍伐黃河兩岸的樹木,於是,陝西北部的黃土高原上的樹木越砍越少,到了大明時期,更是嚴重,大明前期的時候,黃河便開始連年氾濫了,而到了大明末年,特別是崇禎年間連續十幾年的小冰河時期,陝西乾旱十年,更多的樹木被旱死,黃土高原變成了真正難見一樹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再也無法可阻,以至於後世黃土高原每年都有十幾億立方的黃土流入黃河當中,河床不斷增高,大海都因為黃河而變成黃海。

此時此刻,離後世最嚴重的時候,還有三百多年,黃土高原的環境若從現在開始改造,黃河並非沒有救!近五十萬滿人和科爾沁蒙古人俘虜便是第一波改造黃土高原和黃河的苦力。

“將所有俘虜分批安置到黃河兩岸種樹!”朱慈踉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語氣很堅定。

“以種樹換生存下去的糧食,每種活一棵樹可換一斤糧食!今後按照具體情況進行削減!另外,派人教他們漢字,漢俗,漢禮,告訴他們二十年後,會有考核,學好漢字,漢禮者可恢復自由身!”給人希望,才會讓人有動力,今後的所有俘虜朱慈踉都打算先這麼處理,在怎麼,黃河兩岸的樹要先大量種起來,不能到後世簡直要到了絕境才開始治理,留給後世子孫無盡的煩惱,朱慈踉要留,就留一個真正的盛世大明給後世。

“種樹?”李巖眼中微微大睜,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皇上竟然這樣處理。

幾十萬俘虜,若換成銀子的話,至少也是幾百萬兩銀子,而且還不需要朝廷再管,可是將俘虜分批貶去黃河兩岸種樹的話,朝廷還得每年花費大量的糧食養著,年下去,所加在一起的花費不可想象啊。

“不錯,就是種樹,與其年年撥款上百萬兩銀子治理黃河,不如從朕之一代開始,從根源上解決黃河的問題,朕想過了,前期花費或許巨大,但留給後世子孫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朱慈踉堅定道。

大明從三年前便推廣了產量極高的甘薯,玉米,馬鈴薯等種子,幾年下來,產生的大量的糧食,糧食價格不高,用一斤糧食換黃河兩岸的一棵樹,朱慈踉覺得值得。

李岩心裡震動,原來皇上是這樣想的,皇上無時無刻不在為大明百姓著想,果然是明君聖主啊。

“皇上聖明!”李巖跪拜道。

朱慈踉點了點頭,憋了一眼跪拜在地上的李巖,心裡忽然有些不怎麼舒服,一直以來對於跪禮,朱慈踉都是有些反感的,考慮著今後是不是也要找一個時間廢除跪禮,這個想法在朱慈踉心裡紮了根。

既然決定好了如何處理滿人和蒙古人俘虜問題,朱慈踉便下旨執行。

不僅是科爾沁蒙古人,近二十萬滿人老弱婦孺在多爾袞沒有送來一億兩贖金之前,他們同樣也只能在黃河兩岸種樹。

朱慈踉的這道聖旨並沒有在俘虜當中引起任何動亂,因為這樣的結果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是很好的了,至少家人沒有被分散為奴,而且他們也不是沒有希望了,至少聖旨上說了,讓他們學好漢字,漢禮,二十年後大明便有考核,透過者便能獲得自由身,他們或許等不到了,可他們的孩子那時候正值壯年,有希望獲得自由。

幾十萬俘虜將分為數百批次,有條不紊的前往黃河兩岸,當然,在這之前,那裡的漢奸殘餘勢力要先清剿乾淨。

(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六章 清剿漢奸殘餘

俘虜雖然已經準備前往陝西等地的黃河兩岸治理黃土高原和黃河,但當前,陝西並不在大明手中,還被大量逃跑過去的漢奸殘餘勢力佔據,朱慈踉不打算拖延下去了,將派一支大軍前往剿滅。

這日,李巖突然匆匆走進御書房。

“皇上,陝西漢奸殘餘勢力送來書信,說願意投降!”

李巖說著,將手中的那封信件呈給了朱慈踉。

朱慈踉開啟一看,當即氣得臉都青了,一把將那信件仍在地上。

“混蛋!區區漢奸,不知死活,還敢跟朕提這樣的條件,找死!”朱慈踉不得不怒,那幫漢奸殘餘,不僅要他恢復士族永不納稅的特權,還要收回那道限制土地租賃價格的聖旨,更甚者還提出各士族豪強每家送一名家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