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擊敗明軍之後順勢吞併朝鮮信心十足了。
朝鮮國王不是沒有看到倭寇眼中的鄙夷,不過他沒有時間計較這些,明軍即將兵臨漢城城下,眼前商議如何抵禦明軍才是第一要緊之事。
當即,朝鮮君臣和德川家崗等倭寇軍將領展開了緊急商討。
最終,朝鮮國王和德川家崗決定,讓全軍就在漢城城外與明軍展開決戰。
畢竟,漢城雖然不小,但六十萬大軍雲集,也不可能直接將戰場放在漢城城內,所以為了方便佈防和運作,決戰將放在漢城城外十里處的九雲嶺。
九雲嶺位於開城府前往漢城的必經之路上,地勢寬廣,適合幾十萬大軍佈防,乃決戰的良佳之處。
隨著黃得功等明軍越來越逼近,漢城戰雲密佈,大戰一觸即發!
………(未完待續。。)
第五百八十三章 決戰九雲嶺(一)
決戰的戰場雖然是放在漢城城十里外的九雲嶺,但因為將是一個六十多萬人交戰的戰場,戰場很大,超出十里的範圍,從九雲嶺一直延綿到漢城。
漢城二十餘里外,經過一個時辰的行軍,黃得功,尚可喜等四萬明軍已行至此處,大約再有不到十里便可進入九雲嶺決戰區。
“報…”
“前方已臨近九雲嶺,朝鮮軍和倭寇軍共六十萬大軍在列陣迎戰我軍!”探子快馬來報。
黃得功點了點頭,命令大軍暫停行進。
“將九雲嶺的地圖拿來!”黃得功吩咐道。
很快,親衛便九雲嶺的地圖找出來,交到了黃得功手中。
黃得功與尚可喜下馬,勘查九雲嶺的地圖,選定等會進攻的方向。
“此處乃九雲嶺北側高坡,也是九雲嶺最高的一處地方,先拿下這個高坡,在高坡上構築炮營陣地,可轟擊大半個九雲嶺戰場!”黃得功指著地圖上一處地方說道。
尚可喜點了點頭,贊同黃得功的決策。
決定好首要攻擊方向後,黃得功收起九雲嶺地圖,繼續上馬向九雲嶺方向行軍。
…
大約半刻鐘的時間後,九雲嶺出現在黃得功的視線內。
廣闊的九雲嶺,到處都是朝鮮軍和倭寇的戰旗在飄揚,朝鮮軍和倭寇軍大營似一望無際,整個九雲嶺延綿十幾裡,似乎都站滿了朝鮮人和倭寇的身影,黑壓壓的一片又一片。
“下馬,組陣!”黃得功沉著下令道。
第三軍和第十八軍士兵全部下了戰馬,在當前這種恢宏的戰場,做為人數絕對劣勢的進攻方,騎戰反而大大限制第三軍和第十八軍槍炮的發揮,反而步戰更容易擊潰龐大的朝鮮軍和倭寇軍。
第三軍和第十八軍士兵迅速組列攻擊陣型。
九雲嶺內,朝鮮國王和倭寇軍統帥德川家崗也收到了明軍抵達九雲嶺的訊息。
“明軍真的只來了四萬人的大軍?”德川家崗極為不敢置信的問道。
“是的,探子只見明軍來了四萬人!”斥候將領回答道。
得到斥候將領的再次確認,朝鮮國王和德川家崗不由得同時皺起了眉頭。
朝鮮國王極為惱怒,明軍實在是狂妄過了頭,太不將他們朝鮮放在眼裡了,不僅是朝鮮國王,在場的朝鮮眾將領和官員都有一種恥辱在心頭。
原本,他們一直以為,明軍在平壤暫時停止進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等待援兵,卻想不到,並非如此,明軍明知他們朝鮮集中的所有的力量,連全國壯丁都匯聚到了漢城,足有五十幾萬人馬,又有倭寇的十五萬大軍,這六七十萬大軍,明軍竟然仍舊敢四萬大軍就殺來漢城。
德川家崗則是有些嘲諷,同樣覺得明軍太過託大了,讓他一度認為,明軍統帥的腦袋不是被驢踢了吧,難不成明軍真的認為憑著區區四萬人馬就能戰勝他們大日本和朝鮮在九雲嶺的六十五萬聯軍嗎?
要知道,這可是十六倍還多的兵力啊,就算朝鮮有很大一部分是壯丁組成的烏合之眾,但終究人山人海,就算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區區四萬明軍。
德川家崗平時一直很自負,也很狂傲,可是跟此刻的明軍統帥相比,他才知道,自己大大的不如,至少換做是他,他絕對不會帶著區區四萬人馬與十六倍於己的敵軍大戰。
德川家崗一臉不屑,明軍如此託大,或許是看不起朝鮮人,事實上他也看不起朝鮮人,不過九雲嶺可不止是有朝鮮人,還有他們大日本的十五萬武士,就算僅僅是他們大日本的十五萬武士,那也是近四倍於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