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不會是那方面的想法。
放下了心裡的擔憂李巖倒是能放開心扉暢所欲言。
“回皇上,臣認為教派分多種,世間有佛,道,還有其他一些不出名的教派,總的來說是以*的名義教化信徒,而這又有利弊之分,利則引導百姓向善,淨化心靈,如‘佛’。弊則蠱惑百姓,使得百姓激進,不知自我,如漢末之黃巢那般以邪教的名義惑使百姓為自己服務,甚至於號召百姓對抗朝廷,向百姓宣揚惡果,為百姓帶來大量災難等等…”
李巖一番言論,幾乎將所有教派的利和弊都說了出來,還說出教派只有在朝廷的統一管轄之內才不會出大差錯,才能始終引導百姓向善。
“愛卿說得不錯,朕也認為任何教派都理應在朝廷的監管之下才能始終引導百姓向善,才是好的教派,這一點上‘佛’就做得很好,也是‘佛’近兩千年來一直能牢牢紮根中原的緣故。”朱慈踉點了點頭說道。
又是一番閒聊,朱慈踉終於開始說出自己的目的。
“然而,中原最大的教派,除了道家外,‘佛’等都是自域外傳入,又經些許改變紮根中原。域外教派林立,除‘佛’之外,還有更多的教派。大明將來必然還會繼續對外開拓疆土,有些域外領土一旦併入大明,那麼其上的教派也會跟著進入大明,屆時,各種教義不斷,必有衝突,這還是其次,主要是大明若沒有自己的教派教化大明百姓的話,那麼將來這一塊領域必然全部被域外教派佔據,這是朕極其不願意看到的。”
這一句話,說出的朱慈踉的心聲,朱慈踉想要扶持一箇中原本土教派,讓大明不至於今後對穿進來的域外教派沒有抵抗之力,最好中原本土的教派能夠在教義等各個方面都能碾壓域外教派。
後世有一句話說得好,思想這塊陣地,自己不佔據,總有別人來替你佔據。
“皇上是向扶持道家?”李巖頗有幾分確定的道。
朱慈踉搖了搖頭道:“是,但也不是!”
這一句話,當即將李巖說蒙了,什麼叫做是但也不是,李巖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看向朱慈踉,等待朱慈踉說出解釋。
朱慈踉說道:“道家多講究無為而治,過於崇尚天道自然,而且缺少教化人心的教義,不以引導百姓向善為主,若不有所改善的話,無法承擔那項重任。”
李巖當即明瞭,問道:“那皇上打算如何改善?”
“朕認為,儒道本一家!”朱慈踉說道。
道家乃中原傳統教派,具體誕生於什麼年但,無從得知,很很清楚的是,道家現世的時間極為久遠。而儒學傳自孔子,有教化人禮義廉恥的道義,華夏民族號稱禮儀之邦,文明之邦,很大程度上便是儒學教化的緣故,道家缺少的本就是教化百姓的教義,儒學的禮義廉恥等正合,可以說道儒結合乃天作之合。
李巖震驚,儒道本一家,這麼說的話,皇上想要將儒學與道教合併!
此時此刻,李岩心裡的簡直如滔天巨浪,話說他也是自小數度儒學聖賢書長大,也算儒學的一員,或者說,全天下的讀書人都可以算是儒學的一員,而道家,在他的印象當中,唯有道觀,李巖一時想不通兩者究竟有什麼共通的地方。
雖然無法理解,不過李巖也看得出這其中對大明的益處,他雖然也是儒生,但不會因此反對,更不會因此覺得這是猶如孔子聖人。
“皇上聖明,臣支援皇上!”李巖堅定的說道。
輔助朱慈踉這麼長的時間了,李巖對朱慈踉還是很瞭解的,知道朱慈踉沒有很大的把握,不會說出這樣的話出來,既然說了,就一定有不少成功的機會。
然而,該說的李巖依舊要說:“臣不知道皇上打算如何實施,可是皇上,一旦開啟,這過程中必然困難重重,稍微出點差錯便有可能引起全國儒生的反對,到時候怕是多生事端。”
“若此事由皇上牽頭,成則矣,不成便會打擊皇上的威望,對皇上的不利,臣不才,願意牽此頭,萬死無悔!”李巖極為忠心的說道。
李巖一番忠心的表態,讓朱慈踉心下感動。
朱慈踉笑道:“愛卿多慮了,愛卿能夠支援朕,令朕無比欣慰。不過愛卿放心,朕的策略不需要任何人出頭,也沒有多少風險,不管是道家還是儒生都會自己打心裡任何,到時候只要朝廷一紙文書宣示,道家和儒教自會合並。”
朱慈踉的信心讓李巖頗有些不敢置信。
“皇上大才,何等策略,可否現在告知微臣?”李巖有些心癢的問道。
李巖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