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說道。
“謝皇上隆恩!”所有將士跪拜。
朱慈微微一嘆,若不是沒有足夠的大軍在手,他真想考慮考慮是否趁機揮兵西進,先滅了張獻忠。可惜,這隻能是想想,如今不是時候,到底是不可能的,他現在還抽不出這個精力。
畢竟張獻忠還有三十幾萬大軍在手,想要滅掉的話,沒個一兩個月是不可能的,而現在清軍又正在勐烈攻打潼關,相信要不了多久,李自成就算不敗亡,也會被清軍趕出陝西,清軍沒有了後顧之憂後,便隨時可能集結全國大軍南下,他必須要隨時準備應對,只有先擊退清軍的第一次全力南侵,他才能真正騰出手來滅掉張獻忠,同時改革經濟和賦稅,真正富強大明。
“傳令,大軍折返!”朱慈下完命令,登上車輦。
“是,皇上!”
大軍先行折返回武昌。
這場大戰並沒有浪費多少時間,張獻忠損失了八萬多大軍,相信他定然會老實上一陣子,輕易不敢再次出川,不過還是要做一番安排後在轉回南京的。
………(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九章 川貴總督
大軍一路往武昌折返,兩個時辰後,回到了武昌城。
此時,天色已經漸漸昏暗了下來,看來今日是不可能啟程回京了,朱慈下旨明日啟程。
馬月娥回到安排給她的住所,一直皺著眉頭,看皇上的樣子,似乎一點也沒有趁機派兵入川剿滅張獻忠的意思。馬月娥有些想不通,很想詢問,但又擔心會不會冒犯到皇上。
馬月娥來回猶豫了片刻,咬了咬牙,走出房門。
“啟稟皇上,馬姑娘求見。”
“宣。”朱慈說道。
不一會,馬月娥走了進來。
“馬姑娘找朕,有什麼事嗎?”朱慈問道。
“回皇上,臣女有一事不明,想向皇上詢問。”馬月娥咬了咬牙,豁出去了。
“馬姑娘請問。”朱慈笑道。
“皇上,今日大戰,張獻忠賊軍八萬餘大軍被消滅,逆賊損失慘重,不知皇上可否想過調集大軍乘勝追擊,揮兵入蜀徹底剿滅張獻忠這個逆賊。”馬月娥問道。
馬月娥最關心的便是這個。
張獻忠此人脾氣暴烈,自從入蜀以來,不斷攻城略地,強迫百姓入伍充當炮灰,還多次縱兵劫掠,濫殺無辜,蜀地百姓苦不堪言,馬月娥隨同其祖母秦良玉與張獻忠交戰數年,無時無刻不想剿滅張獻忠,還蜀地百姓一個安寧,如今正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張獻忠一戰便被消滅了八萬多大軍,訊息傳回去,士氣定然遭受打擊,只要朝廷肯調集包括應龍軍在內二十萬以上的兵馬入蜀,在配合蜀地現有的兵馬,必然能一舉剿滅張獻忠,光復蜀地全境。
朱慈對於馬月娥會來向他詢問這個問題,並不感到意外,他同樣很想調集大軍乘勝追擊,一舉滅掉張獻忠,但他現在根本是有心無力。
朱慈嘆了口氣,解釋道:“馬姑娘有所不知,如今清軍調集了近百門紅衣大炮正在勐攻潼關,最多再有半個月時間潼關便會告破,李自成失去潼關這個屏障,必然會敗亡,至少也會被趕出陝西,到時候一旦陝西被清軍所掌控,那麼清軍便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其八旗主力很可能便會轉而攻打我大明,而剿滅張獻忠逆賊又絕非一夕之功可告成。所以,此時此刻,並非朕不想盡早滅了張獻忠逆賊,而是朕要防範清虜這個大敵,只有先擊退清虜的第一次全力南下,朕才能真正騰出手來,還望馬姑娘能理解,也請馬姑娘回到黎州後將朕的無奈轉告秦良玉將軍。”
“原來如此,是臣女誤解,請皇上贖罪。”馬月娥告罪道。
聽完朱慈的解說後,她這才明白了原委,雖然能理解朝廷的難處,但心裡卻也充滿的憂慮,因為如今黎州城被圍,皇上若是不能派兵入蜀的話,祖母麾下只有不到四萬兵馬,四川巡撫又是一個靠不住的,何時才能解了黎州城之圍。
朱慈看出了馬月娥的憂慮,微微沉吟了一下問道:“朕也知道秦良玉將軍駐守的黎州城被賊軍圍困,馬姑娘是否在擔憂秦良玉將軍的安危。”
馬月娥有些尷尬道:“皇上,臣女並不是擔心祖母的安危,而是擔憂黎州城,黎州城乃是蜀地最後一個重鎮了,一旦有失,整個蜀地怕是都要陷落於敵手,不過請皇上放心,臣女定會與祖母死守黎州城。”
“朕非昏君,馬姑娘不必如此謹慎。”朱慈擺了擺手道。
““馬月娥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乾脆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