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近來數百萬難民來到湖北,這裡的兵員絕對充足,應龍軍招兵的訊息一傳出去,立刻引起轟動。
不僅是因為應龍軍豐厚的待遇,更因為應龍軍連番大捷的聲威,前來報名的人數足有數十萬,朱慈聽聞後眼角直跳,應龍軍雖然要新建兩個軍,但黃得功麾下本就還有一萬人的百戰精銳,不算閻應元從泰安帶來的一百七十多人,應龍軍也最多隻招募兩萬人,幾乎將近二十取一的地步。
應龍軍此次依然採取了站軍姿的方式挑選士兵,透過考核者激動無比,淘汰者垂頭喪氣,不過這些都不影響應龍軍挑選到了兩萬精英。
應龍軍第三,第四軍隨之建立,朱慈從周曹的第二軍當中抽調了一千人充當教官,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基礎訓練,朱慈估摸著,照這樣的進度,應該趕得上在滿清全力南侵之前形成戰鬥力。
就在朱慈如火如荼的治理湖北,訓練新軍的時候,滿清終於將近百門紅衣大炮運到了潼關城下,準備正式攻打潼關,這座建立了超過兩千年的雄關,當年曾為秦國多次抵擋六國的百萬大軍,卻不知能不能為李自成擋住十幾萬滿清精銳大軍,以及近百門紅衣大炮的進攻。
四川,張獻忠也不甘寂寞,再次擊敗了四川巡撫之後,兵圍秦良玉所在的黎州,同時派一支十萬人的大西軍悄悄從蜀道出川,直奔武昌而來,來勢洶洶。
………(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
寒風刺骨,雖然又是一場大雪降下,但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湖北已經漸漸步入正軌,只待來年春耕秋收之極,便可徹底恢復勃勃生機。
驛館,朱慈正在看一份南京城傳來的奏摺,是百官集體催促他回京的,說是叛賊已滅,湖北局勢也穩定了,如今年關將近,明年便是中興元年了,身為皇帝,他不應該繼續逗留在外,理當儘快趕回京城。
朱慈點了點頭,贊同百官的請求,也打算近期儘快回京。畢竟,此時已經是臨近十二月中旬,還有半個月就該過年了,在這樣的時刻,他這個皇帝的確不應該繼續逗留在外。
“傳旨,三日後啟程回京!”朱慈傳下旨意。
隨著旨意的下達,朱慈下榻的驛館開始忙碌了起來,應龍軍第三軍和第四軍以及剩下的另外一萬京營士兵也開始準備,護送朱慈回南京城。
黃鶯聽聞朱慈打算三天後便回京後,愣了一下,終於要回去了嗎?黃鶯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好亂,又有些失落,腦子裡渾渾噩噩的。良久,黃鶯才看著天空輕輕一嘆,回去也好,回去之後她也就該離開了吧,能獨自陪著這個可惡的小冤家度過兩個月的時間,她夙願以了,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朱慈準備將周曹的應龍軍第二軍以及兩萬京營留在武昌,同時受命湖北巡撫何騰蛟也自己組建一支四萬人的大軍,這四萬人全部在俘虜的十幾萬左良玉大軍士兵當中挑選,這些人都是上過戰場的,只要稍加調教,便也可以成為一支能戰的大軍。
不過這四萬士兵畢竟是曾經跟隨左良玉造反的叛軍,為了更好的控制這支大軍,朱慈後來乾脆命令將兩萬京營和這四萬俘虜組建的大軍全部打散重編在一起,組建成一支六萬人的湖北軍,暫時交給何騰蛟掌管,應龍軍第二軍軍長周曹兼任副手從旁輔助何騰蛟。
有了應龍軍第二軍和六萬湖北軍駐守武昌,湖北定然穩如泰山,朱慈也能放心回到南京。
時間過去三天,明日便是啟程回南京的時間了。
夜晚,朱慈下榻的寢室內,這裡燃燒著足足八個炭盆,黃鶯感受了一下寢室內的溫度,也不知道是又下起了大雪的緣故,寢殿內的溫度比往常低了幾度,黃鶯走到床邊,摸了摸被子裡的溫度,感覺到一絲涼意,算算時間,這個時候皇上怕是馬上就要回來休息了,現在再加炭盆是來不及了。
朱慈的休息時間極為規律,若是沒有緊急的要務,幾乎都準時在一個時間點內回來休息。
黃鶯輕輕咬了咬唇,頓了幾個唿吸後,突然脫了自己腳上的繡鞋,帶著些許羞澀鑽進被子裡,用自己的體溫給被子加溫,其實皇宮裡本來就有給皇帝暖床的規矩,只不過這項工作一般由妃嬪或者皇帝的貼身宮女來完成,但朱慈這次親征在外,一個宮女也沒帶,只帶了黃鶯跟隨貼身照顧,而黃鶯原本也不是真正的宮女,根本不懂這些,所以才一直沒有人來專門幫朱慈暖床,這次黃鶯倒是誤打誤撞的做了這妃嬪或者貼身宮女份內的活。不過,理論上來講,黃鶯是皇后派來專門貼身伺候朱慈的,暖床這種活本來就是她的份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