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到處都有賊兵,我們該往何處突圍出城?”太監王德全問道。
“從正陽門方向出城。”朱慈說道。
“不可,太子殿下,正陽門已被賊軍攻破,從那裡突圍豈不是自投羅網嗎?末將認為應從廣化門突圍為上,那裡還未被賊軍攻破,殿下正好可以聯合那裡的守城兵馬殺出城去。”張魁山反對提出意見道。
朱慈搖了搖頭:“張將軍有所不知,廣化門雖未被賊軍攻破,但那裡同樣也有眾多賊兵,從而那裡突圍,風險太大。而正陽門則不同,正因為正陽門最早告破,那裡的賊軍必然全部入城殺往皇宮,正好合適我們悄悄出城。”
朱慈記得,歷史上許多官員正是從那裡逃走的,據說城門處連一個賊兵也沒有駐守,從那裡出去,必然不會被發現。
“那請太子殿下上車,末將等護送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前往正陽門。”張魁山也不廢話,一個月的相處,他知道朱慈並不會放空話,並且他也認為很有道理。
一千五百東宮侍衛,除了一支馱運霹靂彈的車隊外,只有兩輛馬車,第一輛馬車裡面蘭香海棠兩個小宮女陪著周皇后,以及另外有一個十幾歲的漂亮小姑娘,一共四個女眷。
本來帶的女眷越少越好的,但蘭香海棠伺候了朱慈一個月,朱慈不忍心將他們拋棄在這裡,加上週皇后一路上也需要有人服侍,所以朱慈便將她們帶上了。至於另一個小姑娘,則是那位火器製造局陳主事唯一的孫女叫陳秀秀。
陳主事和他那位徒弟,可是寶貝啊,一個主事了火器製造局這麼多年,對各種火器的製造都非常熟悉,而另一個竟然弄出了當前年代最先進的隧發槍,更是一個火器天才,人才難得,特別是製造火器這種先進器械的人才在這個時代更是萬金難求,朱慈就是不帶誰也要帶上他們兩個。
第七章 城外遇險
朱慈和周皇后等人在東宮侍衛的保護下,儘量避開賊兵攻往皇宮方向的道路,安全來到了正陽門下。
“殿下所料不差,正陽門果然沒有沒有一個賊兵駐守。”張魁山驚喜道。
“別廢話了,趕緊穿越正陽門。”朱慈以及眾侍衛未遇到一絲抵抗便平安穿越了正陽門來到城外,隨即一行人往南方急速賓士而去。
就在朱慈以為逃過一劫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稟報李自成麾下大將之一的李巖,說是發現一股穿著皇宮御林軍服裝的明軍護送著兩輛馬車逃出了正陽門。
李巖大驚失色,害怕那兩輛馬車上可能有崇禎皇帝在裡面,便對著身邊親通道:“劉將軍,那兩輛馬車裡很可能有崇禎皇帝在裡面,你快去將此事稟報闖王陛下,我先帶一支兵馬追上去截住他們。”
李巖說完,帶領上前騎兵朝著正陽門方向疾馳而去,果然在北京城外二十里處追上了朱慈一行人。
聽到有賊兵追了上來,朱慈面色驚慌,從車窗處伸頭看去,只見對方大約只有千人騎兵的樣子,這才微微鬆了一口氣。
李巖帶領的騎兵自然比朱慈等人更快,不消片刻便擋在了朱慈等人的前路。
“列陣,保護殿下和皇后娘娘!”隨著張魁山的大吼,一千五百侍衛手持火繩槍分成三列,一列半蹲,兩列站在後面,將朱慈和皇后的馬車保護在後面。
朱慈面色陰沉,知道不解決了眼前這股騎兵,根本不可能。
“爾等馬車之內所護何人?”李巖上前一步大喊道。
“你是何人?”張魁山回問道,一面讓眾侍衛準備,擊潰眼前這夥賊兵。
“在下闖王麾下李巖,希望爾等放下武器,隨我去見闖王,我向爾等保證,定不傷爾等一人性命。”李巖引誘道。
“少說廢話,戰吧!”張魁山喝道,一千五百侍衛已經準備好了,只待李巖的騎兵衝過來,便點燃火繩槍。
李巖眼看著陣勢,火槍這種東西義軍也是有一些的,都是從大明軍隊手中繳獲而來,李巖自然懂得它的威力,雖然火槍填裝速度慢,面對騎兵的速度幾乎只能開一槍,但自己這千人騎兵若真這麼衝過去,面對幾百條火槍的打擊必定傷亡不小。
“將軍,明軍羸弱不堪一擊,我等為何不立刻衝過去絞殺這群明軍?”一名參將對著李巖道。
李巖淡淡一笑道:“不急,我料想和馬車上的人就算不是崇禎也定是某位皇子,我等雖有能力擊敗這群明軍,但必定傷亡不小,騎兵寶貴,整個大順軍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足一萬,沒有必要這樣損失掉,我等只需靜等闖王援兵到來,倒時上萬大軍團團將其圍困,不怕他們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