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滿面的自顧說明道:“數日前,李自成殺死吳三桂的父親,霸佔吳三桂的紅顏知己,將吳三桂逼反,並親率二十萬大軍已經開始北上討伐吳三桂,吳三桂內外皆無援兵,是以向我大清求援。”
“哈哈哈哈!王爺,此乃大清入住中原的大好時機啊,這是天佑我大清啊!”范文程一臉激動,甚至比多爾袞也不遑多讓。
要說什麼叫漢奸,范文程此人便是最好的例證。不想著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出一分力,反而投靠異族,時時刻刻想著怎麼幫異族人奴役自己的種族,好證明自己的才華,實現什麼所謂的報復,整個大清,要說最想清兵入主中原的人不是大清的其他王爺,也不是多爾袞,而是大漢奸范文程。
“不錯!天佑我大清!大明朝日薄西山,連京城都丟了,只剩區區江南殘明,不足為懼,李自成又如此愚蠢,竟然在這個時候逼反吳三桂,蠢到不能再蠢了,天下必然是我大清!”多爾袞說著,神情裡盡是貪婪。
大殿內,其他滿清王爺貴族們也一個個全都激動與興奮,想來他們也知道大清若能入主中原對他們而言意味著什麼。
話說,大清朝經過數十年的擄掠與勵精圖治,這些滿清王爺們早已經不滿足於僅僅像強盜一般擄掠一點人口和財物了,這些年的屢戰屢勝,他們的野心和胃口無比廣大,做夢都想入主那片富饒的花花世界,奴役天下所有漢人。
“十五哥,關寧軍多年來乃我大清死敵,多年的交戰,我們雙方各有死傷,仇恨不小,如今關寧軍竟向我大清求援,也不知道能不能信。”多爾袞同母胞弟大清多羅郡王多鐸提出疑問道。
“不管可不可信,如此好的良機,大清都要一試!”多爾袞說道:“大明只剩江南殘明,吳三桂夾在山海關內外無緣,僅靠小小山海關一地,根本不可能抵擋李自成,向我大清求援是他唯一的選擇,入關之事必然進行!”
“傳本王旨意!召集全國所有大軍,出征山海關!”
時間緊迫,當日多爾袞便果斷回覆吳三桂,同意派兵一同擊敗李自成,隨即下令調集全**隊,蒙古八旗,滿八旗,以及漢八旗幾乎全部出動,一共十五萬大軍出征,由多爾袞親自率領,多鐸,阿濟格為左膀右臂,徹夜奔向山海關,一場改變天下格局的大戰就要爆發。
(未完待續。。)
第五十七章 閻應元的機遇
南京城,山東大戰的詳情以及李自成親率二十萬大軍征討山海關吳三桂的奏報幾乎先後送達南京城,百官很快知曉,在高宏圖和馬士英的帶領下進宮找朱慈。
“諸位愛卿怎麼看山東戰事和即將到來的山海關戰事?”朱慈淡然的問道。其實心裡早已對山海關大戰的前後結局一清二楚。
“皇上,吳三桂乃我大明山海關總兵,臣覺得理應救援。”高宏圖說道,他身後的一幫東林黨官員立刻附和。
這些人對近在山東的濟南之戰不怎麼感興趣,反倒是操心山海關的吳三桂,豈不知這個時候吳三桂想必已經投入滿清的懷抱了,即將引領清兵入關。
朱慈雖然對山海關的事早有預料,知道吳三桂會投入滿清的懷抱,但到底還沒有確切的訊息傳到江南,吳三桂在江南百姓眼裡還是大明的總兵,朱慈該有的表態還是要有的。
“這樣吧,朕立刻下旨徐州總兵率領徐州軍入山東解了濟南之圍後,連同史可法率領的山東軍聯軍北上,以史可法為主帥,進軍河北,以策應山海關之戰,當然,若是大軍能趁此機會一舉奪回北京城自然最好的了。”朱慈說道。
“皇上聖明!”群臣沒有一個反對,倒是高宏圖等一些人心裡微微一動,聽到朱慈有要奪回北京城的心思,這讓他心裡有些不願意,這些年,大明連年跟清兵打仗,屢戰屢敗,這些朝臣都被打怕了,最害怕的就是面對清兵,如今他們在南京城一個個正享受著呢,誰願意再回到北京城日日夜夜擔驚受怕。
隨著朱慈命令徐州總兵率軍北上的聖旨發去徐州,高宏圖私心作怪之下也暗地裡給徐州總兵寫了一封信,讓他解了濟南之圍後,千萬不要進入河北,更不要去攻擊北京城。
徐州總兵原先也是東林黨出身,曾受過高宏圖恩惠,算得上是高宏圖一黨的人。
朱慈發完聖旨之後,懶得理會這些群臣們是不是有什麼小心思,訓練新軍才是他的第一要務,不過在這之前,保持江南穩定也是必須的,而要想保持江南穩定,山東則不容有失,必須趁清兵沒有入關之前,好好佈局一番。
回到御書房,朱慈突然想到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