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的,對於自己這個兒子,周太后非常滿意。
朱慈登基以來的所作所為,周太后都看在眼裡,她的眼光比崇禎皇帝還要深遠,在許多事情上,自然不會與一些迂腐的老臣一樣認為朱慈是在胡鬧,就連許多朝臣覺得朱慈在‘胡鬧’的時候,想進慈寧宮求周太后出面,周太后都不理會。
“你也是,要做下那等事情,為何不事先準備妥當,母后都不得不替你擔心!”這一次,周太后同樣看得清楚,知道朱慈這次所做的同樣不是在胡鬧,只是事情到底是太大了,不得不讓人擔憂。
周太后的關懷讓朱慈心中溫暖,笑道:“母后放心,兒臣早有準備,先讓他們蹦幾天,不日便可發動雷霆之勢將他們掃滅。”
聽到朱慈這麼說,周太后心中稍定,不過她難得出來一趟,也想幫朱慈一下。
“母后相信你,不過母后要你立刻召集百官,母后有話要說!”
“兒臣這就去辦!”朱慈點了點頭。
朱慈大概猜得出來周太后打算要做什麼,對於周太后肯出面幫忙,他非常樂意。
當日,朱慈召集百官,由周太后出面。
周太后鳳目肅然,怒火沖天,先是嚴厲斥責了外面的謠言,以絕對的證據證明了朱慈血統的純正,並且言明福王和潞王等的罪孽,大罵他們為亂臣賊子,有辱大明宗室。
周太后的怒火自然沒有那麼容易抵消。
“一群自私自利的逆賊,不配為我朱家子孫,哀家將責令宗人府將所有參與謀反的宗室子弟除名,從今往後他們不再是朱家子孫!”這才是最要命的。
身為大明的太后,只要理由夠充分,周太后有這個資格將一些宗室子弟在族譜上除名。
隨著大明日報廣發天下,一瞬間,天下震驚了,百姓們更願意相信朝廷,而不是福王潞王那些為了士族豪強和宗室利益的反賊。
不僅如此,為了更加調動普通百姓們的情緒,朱慈又扔下了一個重磅炸彈。
又一道利民的聖旨下去。
朝廷從今年起,將永久取消徭役制度,今後朝廷徵調民夫,將會按照百姓們的意願自願而為,絕不強迫,並且朝廷會按照市場價格付給工錢。
這下,天下百姓再次震動,爆發出陣陣歡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百姓們發自內心的歡唿,徭役原本同樣是壓在他們頭上的一座大山,每年每戶都得出一個壯丁服一個月的勞役,不僅沒有工錢,連吃的都要自己帶,苦不堪言,如今被當今皇上一道聖旨取消了,這樣的利好,百姓們無不擁護。
站出來支援朝廷剿滅反軍的人數再次增加。
“反賊該死,剿滅反賊!”無數百姓怒吼,短短一兩天時間,從原先的數百萬人上升到了五千多萬人,大半的大明百姓一齊怒吼,聲勢沖霄而起,似能擊碎蒼穹。
這是希望的怒吼,這是民心所向,參與的人數前所未有,聲勢也前所未有,局勢似乎一下子反轉了過來,對大明越來越有利!
……(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龍軍出動
由於無數普通百姓的加入,輿論翻轉,從原先的大街小巷謠傳當今皇帝血脈不純應該退位自裁讓福王或者潞王當皇帝,到此刻的福王潞王人人喊打。
說到底,百姓們的眼睛時雪亮的,福王和潞王等反賊說得再天花亂墜也改變不了他們為了士族豪強和宗室利益而打算繼續壓榨普通百姓的本質。
而當今皇上則不同,不管是上一道的取消士族宗室永不納稅特權,並且嚴格限制土地租賃稅率,還是這一道的永久取消徭役制度,無不是真真正正的為廣大普通百姓考慮。
面對壓榨和利好,普通百姓們知道自己該怎麼樣選擇,知道自己該支援哪方。
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代表著士族豪強和宗室利益的福王和潞王一方雖然佔據大明大部分資源和財力,但他們的人數畢竟太少了,只有普通百姓的數百分之一。
數百倍的普通百姓因為心中的希望,所爆發出來的氣勢是極為強大的。
反軍遇到的阻力瞬間增大,每一個縣,每一座城的普通百姓們都自發的在反軍攻城之時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直接參與守城,或者想方設法給反軍制造麻煩,比如湖南的一支五萬人的反軍就因為大意被十幾個普通百姓燒了隨行的糧草,導致軍心大亂被第八軍趁機擊潰。
“皇上,時機已到,該讓應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