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一地的話,朱慈就算想殺了福王,沒有絕對能證明福王謀反的證據他還真不好動手,現在不同了,福王暗中隱逸,正好也給了他一個絕佳的機會。
“遵旨!”錦衣衛指揮使彭程身體微微一震,拱手退了出去。
御書房再次靜了下來,朱慈繼續對私鹽案的後續處理。
因為這次私鹽案牽涉出了太多的人,四萬應龍軍和數千錦衣衛橫掃沿海,足足抓了四萬多人,各地牢房都裝不下了,朱慈下旨,殺頭的殺頭,流放的流放,足足處理了一個多月才處理完。
接下來便是重新派人接手因為大清洗而空出來的職位。
連同兩大鹽政司的官員在內,各地加起來,朝廷足足要派二百四十餘名官員接任。
這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朱慈登基一年多,雖然早就下了開科取士的聖旨,但這種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做成的,各地學子也要時間趕來京城參加會考,大約需要等到明年春天的時候才能正式開考。
經過與內閣的商量,幾乎是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吏部忙上忙下近十天才擬定好了就任的名單,勉強解決了這件事情。
重新派遣了鹽運使之後,朱慈緊接著又下旨對現有的鹽政進行了改革,取消原先的鹽引制度,改為直接在生產之時抽稅,並加強監督,儘量做到透明化,儘量做到對每一斤鹽的產出都有記錄。
同時,為了在不損失朝廷賦稅的情況下降低鹽價,朱慈直接在產鹽的成本上下功夫,用大規模開闢‘鹽田’曬鹽的方法取代傳統的煮鹽,並按照記憶所知的寫下了從如何開闢‘鹽田’到如何引海水曬出海鹽的過程下了下來,讓兩大鹽政司著手實驗。
雖然說煮鹽一旦被大規模曬鹽所取代,必然會損害沿海許多以煮鹽為生的百姓的利益,但為了整個大明更多百姓的利益,朱慈只能做出這樣的選擇,不過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朱慈這次清洗鹽政,查辦兩千多戶大小商戶豪強等,除了銀錢外,還總共查抄上來了近十萬頃良田,到時候正式取消煮鹽的時候,給所有鹽戶都發一些田地耕種便可。
清洗了鹽政得到了一億四千二百多萬兩的‘髒銀’,如今大明國庫豐盈,朱慈底氣衝足,準備開始將下一步的改革提上日程。
下一步將取消對所有士族宗室豪強的特權,對他們也如同對普通百姓一般,同樣進行抽稅,如此一來,大明每年將又會多出近兩千五百萬兩的稅收,朱慈絕不可能放過。
而且,這還不單單只是關乎國庫收入的事情,更關乎大明國運,為什麼這麼說,總所周知,華夏史上每代王朝王朝的覆滅,終其原因除了因為後期官員**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每一代王朝發展到了後期都不可避免的產生嚴重的土地兼併,特別是集中在那些擁有用不納稅特權的宗室士族鄉紳豪強們手中,這樣一來,擁有土地的普通百姓少了,朝廷能收到的稅也就少了,朝廷收不到稅,不能支援朝廷的運轉,便只能不斷加稅,這是一種惡性迴圈,而且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嚴重的惡性迴圈。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地主豪強們無時無刻不在兼併土地,天下土地有限,越來越多的聚集到那些擁有特權不用交稅的人手中,交稅的土地越來越少,朝廷為了維持運轉便不斷對擁有土地的普通百姓加稅,普通百姓不僅要時刻提防特權階級對他們土地的兼併,還要年年面對朝廷的逼迫。
每當普通百姓失去土地的時候,為了生存,他們便只能租種地主豪強們的土地,而地主豪強們的土地稅率是極高的,幾乎全都是二稅一,甚至三稅二,四稅三的地步,一般租種豪強地主土地的百姓每年所得幾乎只堪堪夠一家人生存,這還是豐年的情況下,若是遇到災年,便只能賣兒賣女了。
若是災年只有一年,普通百姓們賣兒賣女之後還能勉強度過,可一旦連續遇到幾個災年出現,便是將那些沒有土地的普通百姓們往絕路上逼,到時候只要有人帶頭揭竿而起,便是天下燎原,代王朝末期的農民大起義不外乎就是這麼來的,大明崇禎年間也不外如是。
朱慈要做的便是取消那些宗室士族地主豪強們的特權,斬斷他們對土地兼併對大的便利,到時候在嚴格限制土地出租的稅率,放開對商貿的限制,讓土地不再是士族豪強們得來利潤的唯一途徑,便能一舉從根源上打破他們對土地兼併的動力。
朱慈的這個舉動毫無疑問,絕對是代王朝最膽大的,前所未有,不管當年的唐宗宋祖還是本朝太祖那等牛人都從來不敢這麼做,因為影響太大了,代王朝的建立都少不了那些士族豪強們的參與,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