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滿清的戰略對比已經處在了劣勢。
“呵呵,奧斯曼帝國,你們註定要再一次被我大清所擊敗!”清軍大營內,多爾袞冷笑了一聲道。
擊敗個奧斯曼帝國,大清便能夠再一次吞併奧斯曼帝國大片領土,甚至於吞併整個奧斯曼帝國,大清只有不斷強大,最終才有可能取得和大明平起平坐的地位,終極目標還是要打敗大明,殺回中原去!
在拉卡城整整休整了五天,各項物資全部運來之後,多爾袞率領清軍繼續進攻敘利亞,殺向敘利亞最大的城堡,也是敘利亞的中心大馬士革城。
(未完待續。。)
第九百七十三章 決戰大馬士革
五月十二日,多爾袞率領數十萬清軍從三面合圍大馬士革城。
而大馬士革城方面,奧斯曼大軍統帥登尼塞裡也統帥數十萬奧斯曼大軍依託大馬士革城和大馬士革城外大量防禦,防守清軍的進攻。
拉卡之戰,清軍雖然損失了十八萬士兵,不過很快便有一支十一萬人的印度旗和一支三萬人波斯旗,以及一支一萬八千人的僕從騎兵補充了上來,總共十五萬八千人,而且大部分都身披鎧甲,幾乎就補全了清軍的損失,讓三面合圍大馬士革的清軍仍舊擁有超過八十八萬之眾的龐大數量。
反倒是防守大馬士革一帶的奧斯曼帝國大軍方面,只不過補充上來了一支七萬五千人計程車兵,並且大部分都沒有鎧甲,讓奧斯曼大軍的數量減少到了只有六十三萬人上下,比清軍的數量少了足足二十五萬之眾,力量對比處在了完全的劣勢。
當知道這一情況的時候,奧斯曼大軍統帥登尼塞裡氣得差點吐血。
“滿人怎麼有這樣的實力!我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竟然比不上崛起不到二十年的滿清!”登尼塞裡元帥憤怒道。
這便是國力的表現,當下的滿清,依託著吞併的莫臥兒帝國內富庶的資源,幾千萬的人口。這幾年逐步恢復莫臥兒境內的生產之後,鎧甲和武器和兵員都能源源不斷的補充上來。
幾年的消耗下來,反倒是立國幾百年正處鼎盛的龐大奧斯曼帝國首先開始不支了,登尼塞裡怎麼能不憤怒得想要吐血。
登尼塞裡當下四十五歲,曾駐防烏克蘭克里米亞一帶防範沙俄大軍。
雖然在名氣上他不如當年的奧斯曼第一名將年近六十的蓋特伊維奇老元帥,可是在真實的才能上,登尼塞裡卻絲毫不遜色於當年的蓋特伊維奇老元帥。
要知道,登尼塞裡曾經多次帶著數量更少的奧斯曼大軍以少勝多,擊敗沙俄帝國的入侵,沒有一定的才能是做不到的。
再看這些年和清軍的對峙,每隔兩三日便有交戰,面對的還是多爾袞這樣號稱雄才大略的強勁對手,只要稍有差錯便可能立刻全軍潰敗,要不是登尼塞裡耗盡心力部署,穩紮穩打,步步防禦,或許早在一年多以前奧斯曼幾十萬大軍便要敗了。
堅守不出!單純的依託大馬士革城防禦!
這是奧斯曼大軍統帥登尼塞裡當下能夠想出來的最好的辦法了。
奧斯曼帝國六十三萬軍隊,對抗清軍八十八萬軍隊,雖然沒有任何優勢,反而是絕對的劣勢,可是防守方的損耗總是比進攻方要少不少的,只要奧斯曼大軍不出站,純粹的防守,任由清軍主動進攻,或許再對峙五六年清軍都不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而登尼塞裡就是賭滿清的國力哪怕已經比他們奧斯曼帝國強了,也無法再這樣繼續對峙消耗五六年的時間,畢竟處於攻方的清軍損耗可比他們奧斯曼大軍大很多。
基於這樣的想法,登尼塞裡當真是在行動上堅定著堅守不出,絕不主動出戰。
奧斯曼大軍能夠堅守不出,但清軍卻不能夠也這樣什麼都不做的耗著,只能主動發起進攻。
“殺!”鰲拜舉著鋼刀怒吼,下令清軍向前方的奧斯曼大軍營寨進攻。
成千上萬的清軍士兵前赴後繼,騎兵在前,步兵在後。
“轟!轟!轟”後方的幾百門清軍大炮也朝著奧斯曼大軍的防禦營寨勐烈轟擊。
炮彈炸死一名又一名的奧斯曼士兵。
箭矢如雨,奧斯曼士兵躲在營寨的防禦內射箭,而清軍士兵只能邊往前進攻便射箭,很多清軍士兵倒在進攻的道路上。
總的來說,清軍付出的傷亡要比奧斯曼大軍大得多,幾乎每倒下一名奧斯曼士兵,清軍士兵就要倒下兩名,兩倍的死傷比例。
終於,清軍殺到了奧斯曼大軍的防禦邊緣,並且不斷深入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