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的時候,奧斯曼帝國統帥登尼塞裡想和清軍決戰,一戰而擊敗八十多萬清軍。
可惜,多爾袞卻似乎並沒有任何決戰的想法,下令清軍固守大營,就是不和奧斯曼軍隊決戰,偏偏清軍的大炮比奧斯曼帝國的大炮更加厲害,導致奧斯曼大軍就算主動進攻清軍大營,也很難攻進去,除非奧斯曼大軍願意付出更多得多的傷亡。
而奧斯曼帝國大軍的實力或許比印度旗佔據大多數的清軍強,但也不是絕對的碾壓清軍,如果付出更多的傷亡來進攻勐烈進攻清軍大營,得不償失。
在無法決戰之下,奧斯曼帝國不得不和清軍又陷入一場漫長的相持消耗當中,著一相持就是將近六年的時間,幾乎耗盡了奧斯曼帝國的國力。
………(未完待續。。)
第九百七十二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
這樣漫長的對峙和不斷交戰,對奧斯曼帝國而言,是非常不妙的,畢竟歐洲方向和沙俄方向不可能真的一點都不防備,而且漫長的對峙,損耗的國力是無與倫比的,就算是最後奧斯曼帝國能夠打敗滿清,也必然元氣大傷,有被沙俄帝國和歐洲方面趁虛而入的危險。
只不過,奧斯曼帝國想決戰,滿清不配合,他們也沒有任何可行的辦法,只能跟滿清拖著。
奧斯曼帝國皇帝咬著牙,就算對峙,可他就不信了,他奧斯曼帝國建國數百年,疆域廣大,人口眾多,難不成消耗國力還消耗不過崛起不到二十年的滿清?
然而,奧斯曼帝國皇帝想錯了,這樣漫長的消耗國力的對峙,奧斯曼帝國或許拖不起,但滿清卻完全能夠拖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