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地前傾,問道:“大王他做何打算?”
羋月輕嘆一聲:“大王他……也在猶豫啊!”
張儀卻激憤起來:“挾修魚之戰的餘威攻韓,我料列國新敗。必沒有餘力和我們作對。佔三川天險。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人都可以看到此中利益。今日四方館中的投注,可見一斑。大王為何不採納我之主張?攻蜀,有什麼用!”
羋月卻嘆息道:“列國沒有餘力。秦國也沒有餘力了。修魚之戰。斬首八萬。可是秦國自己也損失了數萬將士。十幾萬的將士在打仗,開春時錯過了播種,又少了好幾萬耕作的農夫。今年的收成一定不夠,撐不起明年的戰爭了。”
張儀擊案道:“正因如此,我們才要趕緊攻韓啊!今年的收成註定損失了,就只能從戰爭中獲得。與韓國交戰,佔領城池,就能獲得收成。若是能夠挾持周天子,則還可令各國上貢。”
羋月卻反問道:“如果敗了呢?又或者說,戰爭僵持不下,形成拉鋸之戰呢?那我們何以支撐明年?”
張儀道:“若是攻韓不成,那攻蜀就更困難了。蜀道艱難,猿猱難度。這麼多年來,秦楚兩國虎視眈眈,卻奈何不了巴蜀,就是這個原因啊。”
羋月便說:“所以此番巴蜀相爭,巴國主動邀請秦國入蜀,這就是攻蜀的千載難逢之機啊。”
張儀卻道:“我為此事,與司馬錯已經在朝堂上辯論了半個月,深知彼此策略中的長處和短處。此番巴蜀相爭,巴國雖然可以引路,但是蜀道艱難,許多道路只能容一兩人經過。只要蜀人把守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雖有大軍,卻難過蜀道啊。”
羋月問:“既如此,張子對此有什麼辦法嗎?”
張儀一攤手:“我若有辦法,我就主張攻蜀了,何必攻韓?”
羋月又問:“若是有辦法解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