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必定會死在自己前頭,孰料他比夫人早死四十五天。兩位老人逝世時,僅有小女兒陳美延和及門弟子劉節守護在旁,場面頗為淒涼慘淡。
六十七歲初度時,陳寅恪有詩自道:“平生所學供埋骨,晚歲為詩欠斫頭。”他晚年的遭遇,業已證明那個獸性瘋狂的時代實實在在是知識分子的血淚場,斯文掃地乃是斫喪中華民族元氣的極大不幸。在熾熱的煉獄中,在陰冷的地獄中,在死神的威逼下,陳寅恪斷然不肯與魔鬼簽訂賣身契,他因此而慘死,也因此而重生。
陳寅恪在《論再生緣校補記後序》中寫道:“知我罪我,請俟來世。”他的詩中也有類似的句子:“今生所剩真無幾,後世相知或有緣。”應該說,他並不擔心人亡學廢,他是有所期待的,也是信任後人的。
書生傳記及相關推薦閱讀書目:著者書名出版社出版年份
汪榮祖《陳寅恪評傳》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年
蔡鴻生《仰望陳寅恪》中華書局2004年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人生五痛(5)
陸健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三聯書店1995年
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三聯書店2001年
。 想看書來
一代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