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凹:有一句話一直隱忍不說,雖然第四卷與第五卷沒有寫好。虧疚大家的支援。但大家說主角四面樹敵。這是誤會了,韋氏李旦父子也沒有將主角視為主要對手。否則現在主角只好到大洋洲了,他們背後有什麼矛盾,會寫,只是略寫,否則大家認為我用史料騙字數,他們的矛盾也是主要的矛盾。接下來這本書線索開始明朗了,特別是卷末時,大家不要說虐主,因為是新的開始。而且沒有這幾年過渡與力量的積累,難道主角一人雙錘打遍天下,這不是玄幻。,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忙叭,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
第六十七章 兩頭豬
“不行就是不行。”本來李顯想用水土不服的理由,但現在這咋問題已經解決,可還是不願意。嶺南那是什麼地方,官員流放的地方。有幾咋,皇子皇孫去過。有,都是被當作了謀反的宗室流放過去的。
父女倆的爭執,也引起了大臣的注意。
袁守一乘機進諫:“啟稟陛下。臣彈劾王畫不顧臣子身份,勾引公主不遠萬里,前往嶺南。縱使船隻浩大。但汪洋萬里,波濤無情。這是讓殿下以身犯險。臣彈劾二,為了使公主歡悅,不顧國家與百姓,花費巨資,興修高塔,又建造這樣的五艘大船,鑲銀掛銀,窮奢極欲。臣彈劾三,嶺南自古就是流放罪民場所,今公主殿下沒有觸犯律法,前往嶺南,朝廷禮度該當如何置之?”
明知道李裹兒不高興。但李顯會高興。不然李裹兒現在鐵了心要去嶺南。李顯勸不動,怎麼著也需要人來幫腔。這個賭博還是很划算的。
李顯還沒有開口。韋氏已經開了口:“袁卿言之有理。”
其實王畫並不想李囊兒前來欽州。自己無所謂,但為了朝廷禮儀,必然會給欽州帶來許多麻煩。
可從過年時,李裹兒就在嘮叨,與李紅說,又給自己寫信。這回糧食的事沒有了,錢的問題也解決了。想阻攔也沒有阻攔的理由。因此只好調了五艘海船,裝修了一下,前來長安接李裹兒。不然又有大臣會說話了,說王畫怠慢了公主殿下,一個堂堂的公主殿下出行到嶺南那個偏遠的地方,手裡還賺了許多錢,竟然這樣簡陋地對待公主。
那個塔無所謂,本來就是為了打響水泥名聲的,取了一個公主塔,李裹兒來了後,拉著她上去看看風景,或者再讓李囊兒寫上一首詩的什麼。以後還成為欽州一處有名的風景。況且還有一個極重要的用途。
李裹兒一聽急了,她將懷中的兒子抱了起來說道:“昭朗一週多,還沒有見過他父親。”
大臣急得差點兒,用官袖去塞耳朵。
李顯也噎得無語,都知道是王畫的孩子,但你也不能當著這麼多百姓官員面前公開說出來。
李裹兒說完了,來到袁守一面前說道:“你這個奸臣,專門拍父皇與母后的馬屁。可為什麼要陷害王畫?什麼勾引,是孤要親自去的。與王二郎無關。
倒是他寫信多次阻止。還有花了多少錢?有一個銅礦多嗎?”
怎麼花也花不掉一個銅礦的錢,而且第四個銅礦也傳來訊息,三省六部所有官員都在商議怎麼開採。當然也不是一下子都開採出來的,但唐朝缺銅啊,嚴重缺銅。這一個個銅礦發現,意義重大。
說起來,就憑這一個功勞,王畫封一個公爵都不成問題。特別是戶部官員。對王畫十分感謝,王畫這幾大銅礦無疑解決了他們頭等難題。
張說在一旁說道:“公主殿下。應不應當去嶺南,臣不知。但臣知道無論是塔還是船,都是王刺史自己拿的錢。”
他也被流放到嶺南過,過的那個日子才叫苦啊。因此,對王畫的本事十分地敬仰。可惜他與王畫交往不深,否則能與大宋老魏一樣。能成為王畫的忠實好友。
後來李顯登基後想到張說的好處,之所以流放嶺南,主要因為魏元忠。但也與自己有關連。立即召他回來為兵部員外郎,可是張說母親死了。張說守喪。但喪期未滿,武三思被李重俊殺死。朝中動盪,於是再召他回京擔任工部侍郎。
無論是修塔。還是造船。如果王畫動用欽州的公款,工部一定會知道的。既然沒有上報工部,那麼應當是王畫自己掏腰包出來的。所以張說點出此事。
他也反對李裹兒跑到欽州,這不是憂民嗎?但更反對袁守一攻擊王畫,不然他還不說。
李裹兒也反應過來了,王畫自己掙的錢。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立即來到袁守一身前說道:“是不是以後王二郎家裡面用多少錢,要你來管一下?我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