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國家的糧價,五百萬石,意味著王畫損失七十五萬像錢。
李顯狐疑地問:“這就是錦囊?”
“正是。”
“那一千張文書呢?”
也許秘密在文書上。
李紅跑到大殿外,從太監手上捧出一個錦盒,將它開啟,第一張文書上面是一行字:敕令此鋪收購糧食,各州縣官府勿得刁難,欽此。
開啟了第二張,一模一樣的字,敢情是印刷來的。
這也不是過份的要求,但就是給了王畫一百萬維錢,能收購什麼糧食。又如何將糧價打壓下去,李顯繼續狐疑地問:“那麼王侍郎想要委託聯替他辦什麼事?”
“奴婢不知,但應當很容易辦到”實際上李紅知道,但現在不能說。說了李顯也未必聽得進去。
“就這樣了?”
“就這樣了,不過陛下如果想知道內幕的話,奴婢還可以透露一點。”
“說”李顯狠得牙直咬。
“其實從二月二郎就在謀劃,他離開洛陽時就開始執行了,現在我們有能力運作五百石糧食。不過還不能撬動對方,因此,要等到秋後一戰,與他們論出勝負。”
“五百萬石糧食?”李顯與韋氏嚇了一大跳,就是這糧食在江南,現在值了海錢,為什麼一點風聲也沒有聽到。
這是王畫刻意吩咐的,故意將風聲放出一點,讓韋氏參與進來,韋氏可以動用國家的家,甚至可以調動韋家的錢,難道她借錢,還要向韋家透露錢用在什麼地方?主要韋氏野心不有這個收入,可以做小金庫。說不定就能派上用場。她聽了一定會心動,只要韋氏參與進來,那麼就會主動與王畫配合。
不然王畫不在京城,一些大臣進獻讒言。這個女人一犯糊塗,到時候將王畫賣了。
賣了問題也不大,這時候已經有了不小的收穫,但王畫最終目標實現不了。
果然聽了李紅的話,韋氏眼睛裡放起了光,雖然一閃即逝。李紅還是捕捉到了。
李裹兒想都沒有想,說道:“李紅,我拿二十萬循錢。”
有這個財產,但沒有這個現錢,呆會兒向父皇要。
但韋氏說話含蓄得多,故意沉吟了一會兒:“李紅,雖然王侍郎才智驚人。但對方財勢粗大,就是陛下恩准借一百萬維鉅款,也能出現意外。真出現意外,經濟損失不說,都關係到國家的安危,黎民百姓的疾苦幸福。讓孤想想。這樣吧,孤另外替王侍郎籌集兩百萬循錢。”
看看,合夥就合夥,但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多謝皇后”李紅再次行了一個大禮。也長鬆了一口氣,不怕李顯。不怕李裹兒,就怕這個皇后。進來了就好辦了。
然後敲玉壘,一千張,有一會兒敲,李裹兒也過來幫忙,這也是李顯。如果換作別的君王,就是女兒,玉奎也不能親碰。但最後這一千張紙。一大半是李裹兒蓋上去的。
李紅拿著敲好的文書,離開了皇宮。又在長安呆了三天,這筆錢才拿到手中,估計韋氏多半向韋家籌集的。這幾年韋家甚是風光。與王畫合夥都是次之,主要是沾了她的光,能拿得起這筆錢。不然這麼多錢,就是從國庫中挪用,也有大臣進諫的。
但李顯怕李紅在路上出事。李紅回去時。派了五百精兵保護。大臣看到後,皆是無語,就是公主皇太子出巡。也沒有李紅這班威風,不過都猜到與糧價有關,可是怎麼樣做的,一個也沒有問出來,問急了,李顯答道:“天機不可洩露,聯與皇后都發下重誓。”
得。那就不問吧,但一個個心中的好奇,就象貓爪子在撓。不過糧價還繼續在漲著,一直到七月下旬,漲到八十文錢,才停止下來。
但這時候,因為未雨綢繆,葉柯與王純主持下,到了八月來臨之前,囤積的糧食一起出手,沒有一絲貪戀,儘管秋收還有一個月來臨。
可兩家賬目上的資金已經漲到了四百一十萬婚錢。這還不算,王畫再次派人用快馬送來三百五十萬婚飛錢,這是罐頭與砂糧的訂金。地皮的錢不能動,雖然開始賺翻了,但因為人口湧進的速度增加,特別是一些有錢人進入,房屋建設速度加快,所用的資金也在增加。
但罐頭與砂糖不同,罐頭問世了,還沒有到洛陽等地,但到了蘇州等州府,本來雪白的桂圓肉就難得一見,再加上新奇的罐頭,引起的轟動可想而知,雖然很貴,但各個代理商賣得脫手。還沒有砂糖讓百姓期盼,在民間傳說中,那個白潔勝雪的糖。被傳為天物。並且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王畫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