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兩封信惹了禍,寫信來安慰我,你看看——”

李三才接過信瀏覽了一遍,然後指著“大有道理,而細欠商量”九個字笑了,說:“湯老先生是說你考慮欠周啊!”

顧憲成心悅誠服地笑了。他又拿出一封寫好的信給李看,說:“這是我的回信,你也看看——”

李三才拿過細看,見上面寫道:“……只因弟血性未除,在千古是非叢中添個話柄,可見是個痴人,多虧老兄的九個字,判此公案。”李三才讀完,讚許說:“若士的信對症下藥,你的回信真情吐露,二人的信都好!”

不久,李三才就以年老體衰為由,正式向皇上提出辭職。一時間南北御史紛紛上疏挽留,御史史學遷說:“漕撫之才可比春秋時的管仲!”給事中曹於汴馬孟禎等也多次為李呼籲。而李三才執意引退,他又接連十次上疏,皇上都不加理睬。李的辭疏上到第十五次,仍得不到皇上的迴音,他便掛印而去。臨走時,淮陰揚州的百姓扶老攜幼,簇擁著李大人的車馬,一直送到長江邊。當三才站在船頭,與父老話別時,竟有數百鄉民搶奪纜繩,不肯放行,一時哭聲遍野。……

李三才離職的訊息傳進了宮中,慈寧宮的李太后頗感驚訝,她素知漕撫李三才的口碑甚好,百姓歌謠傳頌;人又很乾練,為官能保一方平安。為此她曾多次在兒子萬曆皇帝面前,稱讚過自己的這位同鄉。對李大人的去職,她只聽說是因受到言官的攻擊,於是就想問個明白。一次皇上來請安,太后問他:“你倒說說,那李三才大人為何要辭官?”皇上其實心裡也不大清楚,他躊躇了片刻,猛然想起近日首輔葉向高的一份奏疏,便拿它做了擋箭牌,他回答太后說:“葉向高上疏,讓朕同意他辭職, 說是有朝官反對他入閣,還說他有贓,另外一批官員擁護李三才,朝堂上整日喧鬧不堪,所以……”李太后追問說:“漕撫大人到底有沒有贓情?”皇上一時又哪裡能回答得上來,他只得說:“朕也說不好,不過,朕並沒有準他辭職!”李太后望著自己這個對國事不甚上心的兒子,輕輕嘆口氣,然後揮了揮手,示意他可以離開了。

第四章 辛亥京察

轉過年是辛亥年,又逢京察,稱“辛亥京察” 。一開始,便呈現出兩軍對壘的局面。本次京察的主察人是吏部尚書孫丕揚,輔助者有吏部左侍郎王圖、副都御史許弘綱、吏科給事中曹於汴、河南道御史湯兆京等,幾乎清一色的東林官員。

三月,京察大幕一拉開,主計孫丕揚就旗幟鮮明地提出,不論門戶黨派,一律依照六年來的評語,以決定官員的去留。他還以原給事中王元翰為例,指出王雖是東林中人,一年多前因受浙黨御史鄭繼芳誣陷,一氣之下離職出走,後吏部曾把他降為刑部檢討,本次京察仍準備將王列為被察物件,此後王元翰果真又受到處分,降為湖廣按察司知事。

宣黨黨魁、又是浙齊楚三黨盟首的湯賓尹,看到孫丕揚不徇私情,心中開始發慌,他十分清楚自己眼下的處境,去年會試廷試,自己接連舞弊營私,為弟子韓敬換來一個頭名狀元,至今仍遭到世人詬罵,還有就是在家鄉宣州逼死秀才妻子一案,令他名聲掃地,回想起這些,他深知本次京察,自己是在“察”難逃,便想來個先發制人,以攻為守, 將水攪混,以矇混過關,於是他找來門生王紹徽商量此事。

給事中王紹徽向湯獻計說:“老師不知,在三黨間流傳著一句口頭禪:想要除去福清(葉向高),先得除去富平(孫丕揚);想除去富平,就須先除去耀州兄弟(王國王圖)。孫丕揚與王氏兄弟都是陝西人,地屬秦界,古稱秦人,若秦脈斬斷,吾輩可以得志。老師何不在王氏兄弟身上打打主意?”

湯賓尹聽了頗受啟發,他想起了本黨的金明時。金現任陝西道御史,因在任上有劣跡,一直擔心孫丕揚本次京察會處理他。金曾幾次對湯賓尹發誓說,要來個困獸猶鬥,臨死也要拉個墊被的。於是湯授意金明時去搜集王氏兄弟的過失。不久金就聽說了一個傳言,說王圖之子王淑捲諶偽�嬤�仄詡洌�霸吖�頡=鵜魘鋇彌�筧緇裰簾Γ�懍⒓瓷鮮瑁�源俗魑�詰�セ魍跬甲葑猶襖罰�矣型�骱銜壑�印4送猓�鵜魘被剮釒碧舨ν豕�跬夾值苤�涔叵擔��倜巴跬賈�油跏鐠之名,偽造了一份王淑挼�榔洳�竿豕�淖嗍瑁�⑾敕ㄉ璺ò顏庖蛔嗍璧竊卦譙”ㄉ稀S謔且皇奔涑�幸パ運鈉穡�追狀�低跏閒值懿緩希�饕�制綾硐衷詼嶽釗�盤�壬稀K凳裁賜跬家還嵊肜釗�漚緩茫�崩釷艿轎Чナ保�跬級孕殖ね豕�擔骸骯ヤ罡В�褪槍ノ頤切值馨。 蓖豕��說鞘貝笈��舐畹艿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