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應該的。沒想到做這些應該的事,就收到這麼多百姓的善意和愛戴,他真是受寵若驚的感覺。他就不明白了,那些當官的,難道就不覺得被老百姓都喜歡是比錢權更開心更幸福的事情麼?
當天晚上,大家夥兒面對著論盆裝的三份水煮魚,過了一把癮。比起邢翊鴻和安啟可以經常吃到宮曉詠所做的食物,這些御營處的暗衛們則每天都在羨慕著王爺的口福。有這樣一個王妃在身邊,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啊!
其實宮曉詠做的水煮魚因為味道沒下那麼重,所以配合著雜糧面的餅子剛好能做到既過癮又不太刺激。不過連日來忙活著的眾人還是有些燥火在的,所以他最後又沏了一壺杞菊茶。這菊花是在藥鋪裡買的,雖然沒有之前在御花園自己摘來曬乾的味道香,但藥效是一樣的。
倆人回到空間,宮曉詠捧出一個陶鍋。鍋也就兩個巴掌攤開大小,但還是有點兒深度的。
開啟鍋蓋,一股甜香的味道飄了出來。邢翊鴻挑了下眉梢:“桂花湯圓?”可看鍋裡的東西好像還不止。
宮曉詠道:“這個是一個老大娘送來給咱們嚐嚐的。是桂花芋子糯米圓。我那會只嚐了一口湯,可香甜了!你快嚐嚐。”說著,舀起一顆糯米圓遞到邢翊鴻嘴邊。
就著宮曉詠的手吃下這可糯米圓:“口感軟糯、香甜可口。桂花的香氣真是讓人喜歡。嘗得出來,那位老人用心了。”拿過湯匙,他也給宮曉詠舀起一顆。
“其實現在對她家來說,這些糯米粉和芋頭肯定是很珍貴的。還有這桂花蜜本來就不是便宜的東西。可是我要是不收,也好像對不起大家似的。收了吧,又於心不忍。其實我覺得,老百姓要求的真是不多。也就是吃飽穿暖平安度日。整天有野心的那些畢竟還是少數啊!”嚐了一口芋頭塊,一樣那麼好吃!真是嘴甜了,心也跟著甜了!
邢翊鴻坐下來,把曉詠摟到自己的腿上:“但這世上,能冒出來讓人們記住的,多半都是那些少數人。好了,不談這些。剛才我吃魚的時候突然想著。是不是那些偶爾會被水淹沒的地方,不種地,改成魚塘。這樣村民們既能保證收入,也不用到了夏季就擔心那幾畝地會不會遭殃。魚少了總比看地淹了強一些吧?雖然稻米的產量會少一些。但把那些建在好地上的大宅子拆了也就能補齊了。”
說到這些民生民計,邢翊鴻最近總有說不完的話。宮曉詠有一些聽得懂,有一些則不是太明白。
宮曉詠覺得。自家王爺是胸懷著家國天下的。如果讓他做皇帝,不一定會比邢翊策差,甚至會更好也不一定。但那樣又拘束了他的性子,看皇上就知道了,有那麼多事要身不由己。就像邢翊鴻是說的:有時候即便知道這樣做會更好,但礙於種種原因,只能去選擇另一個。其實……還是做王爺要輕鬆得多啊!
接下來的幾天,兩個人在隴俞受災的村子走了一圈。之前被沖垮的房屋早就被清理乾淨了,新居雖然還沒建好,但是看到那些搭建了一半的房屋的結構,宮曉詠就知道這些屋子絕對要比之前的牢靠得多。而且邢翊鴻下令讓所有房屋退離河岸兩百米。又挖了地基用石塊打好了下面的基礎,上面用堅硬結實耐腐蝕的木料做框架,肯定是比不了鋼筋混凝土,但幾十年的牢靠還是有保障的。如果風調雨順沒有人為破壞的話,其實妥善維護,堅持百年也不不難。
邢翊鴻真是在宮曉詠的電腦裡學到了很多知識。雖然他也都是臨時抱佛腳的那種,就比如治水和這個修建房子的問題,他都是遇到了才去研究。儘管看不懂那些難解的專業術語,可大體上的東西在宮曉詠的翻一下也能理解。不得不說王爺是一個絕對高智商的人,做不到完全一致,卻可以吸收一部分精髓收為己用。這其實也就足夠了,要是太過異想天開,也不是什麼好兆頭。
他們去“視察”的時候。受到了那些村民的一致愛戴。因為邢翊鴻經常在工地現場出現,偶爾也會掄胳膊挽袖子,那些村民從一開始的懼怕到後來的敬重,再到現在的覺得王爺很親切,敢說敢笑。大家已經都習慣了。宮曉詠又是個天生就有“團結”氣場的傢伙,從施粥開始就被人視作菩薩心腸了,這兩人一來,前前後後跟了不少半大孩子。
宮曉詠還是挺開心的。但是有有點兒覺得不好意思。雖然他知道這些孩子們並不是想要從他們這裡得到什麼,但他總覺得如果不一人發一塊糖自己有點兒摳門的感覺。只可惜空間裡的存貨,除了一些調料和醬菜之外,都已經消耗光了。
挑了一處乾爽的地方,倆人坐了下來。正趕上中午的飯口,倆人本來是打算回去吃的。結果被一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