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鎮南王夫婦敬過茶後,就輪到了府裡的叔伯們。
蕭奕把南宮玥引到了坐在鎮南王下首的一個錦袍男子面前,笑著介紹道:“阿玥,這是三叔。”
蕭澈也就三十左右,五官周正,留著短鬚,面容看來與鎮南王有三四分相似,卻少了幾分鎮南王剛硬之氣。
蕭奕和南宮玥拿起茶盅,一同奉上,喊了一聲“三叔。”
蕭澈迫不及待地接過了茶,給了兩人一人一個紅封。
“這是三嬸。”
蕭澈的夫人辛氏喝了茶,客氣地讚了一句“世子和世子妃郎才女貌,天生一對”之類的套話,又賞了一個翠玉鐲給南宮玥,不親不疏,不冷不熱。
此刻的正堂裡也就這四人有資格受南宮玥的一杯茶,接下來就是與鎮南王的側妃姨娘們見禮了。
羅嬤嬤把兩人先引到了鎮南王側妃衛氏的面前。
衛氏是鎮南王側妃,有著二品誥命,是上了玉牒的,按理她是長輩,南宮玥向她行個萬福禮也不為過,可是衛氏自知身份,沒敢在世子爺和世子妃面前擺譜,忙站前身來,側身避過。
“妾身可當不起世子妃大禮。”衛氏面上帶笑,溫婉有禮,引來鎮南王讚賞的目光。
跟著,衛氏給了南宮玥一個點翠鳳釵做見面禮。
南宮玥含笑謝過。
立在小方氏身後的是鎮南王的幾個侍妾,其中育有子嗣的是金氏和秋氏,金氏本是大方氏身邊的陪嫁丫鬟,在大方氏在世時就被抬為了姨娘,育有一女蕭容萱,只比蕭霏小三個月。看這月份,便知這金氏不簡單。
秋氏則是鎮南王書房裡伺候了好些年的丫鬟,直到懷上了四姑娘蕭容瑩,才被小方氏正了身份,抬了姨娘。
而餘下的幾位則並無所出。
姨娘們是半個奴婢,自然受不得世子和世子妃的禮,全都乖順地向蕭奕和南宮玥福身行禮。
之後,就輪到小輩們了。
蕭奕懶洋洋地看向了蕭欒,淡淡道:“阿玥,這是我二弟。”
這一眼看得蕭欒差點沒跳起來,他一看到蕭奕就想起當日被掛在城牆上的事,那漫天的血光彷彿又一次出現在了眼前,他甚至還能夠嗅到那股濃重的血腥味……
蕭欒不禁打了個冷顫,身子縮了縮,趕忙給南宮玥行了禮:“見過大嫂。”卻是不敢正視她一眼。
幾年不見,蕭欒已經從一個男孩長成了一個瘦弱的少年,神色蔫蔫的,昏昏欲睡,好像下一刻就會閉眼睡去似的。這個蕭欒,該怎麼說呢,模樣有幾分像鎮南王,但是性子卻既不像父亦不像母,更不像蕭奕……
小方氏只一心想著要壓過蕭奕,卻疏忽了她一雙兒女,是不是就叫因小失大呢?
南宮玥心中嘆息,按著禮數送了蕭欒一套文房四寶,連著二房的三少爺和三房的四少爺也是送了一式一樣的文房四寶。
接著就是鎮南王府的六位姑娘了,除了大房的嫡女蕭霏,和二房的嫡女三姑娘蕭霓以外,還有大房的庶女,二姑娘蕭容萱,四姑娘蕭容瑩和五姑娘蕭容玉,以及三房的六姑娘蕭容茜。
南宮玥給了蕭霏和蕭霓一人一個羊脂玉手鐲,不偏不倚。
蕭容萱、蕭容瑩和蕭容茜則是每人一條紅玉金手鍊。衛氏的女兒蕭容玉和三房的蕭容茜都才不過兩三歲,南宮玥便送了長命鎖,但蕭容玉的那個要重了幾分。
如此這般,終於認完了親,蕭奕迫不及待地說道:“父王,兒子和世子妃這一路也著實累了,想來父王也沒有為我們準備接風宴,那兒子就帶著世子妃告退下去歇息了。”
鎮南王板著一張臉,淡淡地點了點頭。
鎮南王還打著要給蕭奕下馬威的主意呢,哪能為他準備什麼接風宴啊!這豈不是讓他更加囂張了?
“阿奕。”這時,小方氏開口了,一臉慈愛地說道,“你既然已成了親,外院的寧夏居也不便住了,母親想著你們暫時就先住到汀蘭居吧。世子妃是從北方來的,南疆天氣炎熱,怕是不適應,汀蘭居臨水,最為適合了。”她說著看向鎮南王,“王爺覺得如何?”
鎮南王贊同地點點頭,說道:“還是你考慮的周到,阿奕……”
“父王。”蕭奕似笑非笑地打斷了他的話說道,“父王恐怕忘了,祖父定下的規矩,待世子成年後便要搬到碧霄堂,獨理事務。”
鎮南王皺了皺眉。
南宮玥倒是聽蕭奕提過碧霄堂,據說,這是老鎮南王當年親手規劃的。
碧霄堂有一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