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開連和府中兩城,整個南疆可謂是平靜的很。尤其是奉江城,有鎮南王帶著數萬大軍駐守著,哪有什麼危險,要不然小方氏也不會那麼大膽敢帶著一雙兒女上路前來這裡尋鎮南王。
但小方氏面上卻是一副深情款款的樣子,溫婉地說道:“王爺一去數月,欒哥兒和霏姐兒都想他們的父王了妾身也是。妾身就帶他們過來探望王爺了。”說著轉身對蕭欒和蕭霏道,“欒哥兒,霏姐兒,還不快過來見過你們父王。”
蕭欒和蕭霏雙雙上前向鎮南王行禮:“孩兒見過父王。”
“好,好”鎮南王一臉欣慰地看著眼前一雙兒女,“都是好孩子。”
小方氏母子三人與鎮南王說了一會兒話後,小方氏便對一雙兒女說:“欒哥兒,霏姐兒,母妃還有話與你們父王說,你們先退下吧。”
蕭欒和蕭霏兄妹給鎮南王和小方氏行禮後,便雙雙退下了。
“王爺有一事妾身還要親自告知王爺一聲,阿奕這次回南疆前,已在王都迎娶了搖光郡主為世子妃了。”小方氏不好意思地福了福身,告罪道,“妾身接到聖旨的時候,王爺正在外面打仗,妾身沒能及時告知王爺這是妾身的錯。”
鎮南王隨意地揮了揮手,不以為意道:“王妃,這事怪不得你。阿奕大婚一事,本王已經知道了。”
“原來王爺已經知道了,也是,阿奕應該來奉江城拜見過了王爺吧。”小方氏故作恍然大悟。事實上,蕭奕帶兵解了奉江城之危一事早已經傳遍了南疆,小方氏又怎麼會不知道。
就算她原來不知道,剛剛從鎮南王的長隨口中也得知了。
原本小方氏還怕這一次蕭奕解了奉江城之危,會讓這父子倆的關係得到緩和,但看鎮南王如今這難掩不快的表情,就知道這蕭奕果然是難成大器的,這麼好的機會他居然還會和王爺大吵一架!
一說到蕭奕,鎮南王便是眉宇緊鎖,面沉如水。
小方氏繼續道:“王爺,其實妾身這次來,也想與王爺說說世子妃”她故作猶豫,似乎欲言又止。
“世子妃?你是說那個南宮氏,那個南宮氏又做了什麼?”鎮南王眉頭一皺,目露厭惡。
“王爺,妾身得知阿奕和搖光郡主成了親,當下就立刻派了易嬤嬤前去王都,一是為賀喜,二來也是為了讓世子妃熟悉咱們王府的家規家訓。可是前兩日世子妃卻是硬把易嬤嬤給送了回來,聽易嬤嬤說,世子妃根本就不把我這個母妃放在眼裡,甚至於藤姐兒有難,上門求助,世子妃還落井下石,把藤姐兒綁回了齊王府,讓齊王妃處置去了。”
小方氏裝模作樣地擦了擦眼角的淚花,眉目含愁,“世子妃如此人品,又怎麼配得上阿奕!妾身思來想去,覺得咱們阿奕實在太委屈,所以妾身就想著乾脆替阿奕納個知書答理的側妃,往後也可以幫著妾身主持中饋,王爺覺得如何?”
小方氏心裡冷笑,她幾乎有十成的把握王爺會同意她的這個請求。哼,一旦王爺做主,給蕭奕納了側妃,到時南宮玥不認也得認!
側妃?!鎮南王卻是臉色一沉,沒好氣地說道:“王妃,你又何必為那個逆子如此費心!”說著,鎮南王不由想起了那一日他與蕭奕在這守備府中發生的齟齬,起因正是自己好心好意想替這個逆子納一個側妃,誰知那逆子非但不接受自己的好意,竟然還因此忤逆自己,實在是不孝至極!
小方氏心裡竊喜不已,嘴上卻是道:“王爺,雖說阿奕近日愈發頑劣,可也是在王都裡待久了,又有那南宮氏在身邊慫恿的緣故。但是我們做父母的,又如何不為子女考慮。那南宮氏的年紀還小著呢,總不能讓我們阿奕一直等著吧。正好妾身的姨娘有個侄孫女,閨名牛婉兮,今年已經十五歲,若是阿奕納了她,說不定王爺明年就可以抱上一個大胖孫兒”
小方氏一邊說,一邊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鎮南王的神色,卻見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不耐煩地抬了抬手,說道:“這件事容本王再細想想。”
鎮南王的手緊緊地握成了拳頭,心中煩躁不已,只覺得像是有一把刀高高地懸在自己的頭上。從前的蕭奕是決不敢反抗自己的,可是幾年不見,蕭奕卻變得越來越張狂,不但敢開口反駁,甚至還同自己動起了手!
蕭奕又是哪來的底氣,敢同自己這樣對著幹,就因為他打了幾場勝仗嗎?還是皇帝對他許下了什麼承諾?一旦有了皇帝的支援,那蕭奕豈不是
一旁的小方氏覺得鎮南王的臉色實在是有些不對,正欲開口,就聽門外有人稟報道:“稟王爺,田禾將軍回奉江,說是世子爺有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