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白慕筱一直在注意他的一舉一動,心念一轉,突然吟道:我行天即雨,我止雨還住。雨豈為我行,邂逅與相遇。寒時暖處坐,熱時涼處行。眾生不異佛,佛即是眾生。
她一開始吟誦,一下子吸引了亭中眾人的注意力,連太后都是若有所思。太后都一把年紀了,覺得女子最為重要的是賢惠懂規矩,有沒有才並不重要。可是此刻也難免被白慕筱極具佛理的話語吸引,凝眸深思的
這夏日的暴雨來的快,也去的快,不過是白慕筱吟誦的幾瞬間,這雨竟然漸漸變小了,不多時就停了,雨後的天空藍得更純粹了。
而韓凌賦的心中也是一片豁然開朗,心中反覆吟誦著那兩句:我行天即雨,我止雨還住。
太后突然問道:白姑娘也念佛經?
白慕筱福了福身,恭順地答道:回太后娘娘,先父早逝,筱兒每日會為其誦經。
太后又打量了白慕筱一番,這個年紀的小姑娘能靜下心念佛經,也算不易了。希望她能牢記佛經的教導,老老實實的守著自己為妾的本份。
讀佛經好,以後也要多讀讀。太后略帶警告地說了一句。
白慕筱知道太后的話中透著深意,忙應了一聲。
剛剛的暴雨讓太后也沒心情再散步,下令擺駕回長秋宮。
幾個小輩恭送太后回去後,便紛紛告退,各自分道揚鑣。
原玉怡看著韓凌賦幾人的背影欲言又止,忍了又忍,一直隨南宮玥和傅雲雁到了靜月齋後,才忍不住道:玥兒,你那個表妹好像變了
傅雲雁在一旁頻頻點頭,怡表姐說得沒錯。雖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是阿玥你的表妹確實是不一樣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傅雲雁的小臉都皺在了一起。
我知道了!原玉怡想到了什麼,略顯激動地合掌道,玥兒,你的表妹以前只是看人的時候有些高高在上的,雖然也不知道對方在自傲些什麼,可是現在,就帶著一種看不透的感覺。原本的白慕筱與普通的閨秀似乎總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可是剛才的一瞬間,她突然變得泯然眾人矣似乎,似乎是自己戴上了一張面具。
也許吧。南宮玥聞言笑了,她自然也把白慕筱的變化看在了眼裡,心裡暗暗警覺,也不知道這些日子到底發生了什麼,竟讓白慕筱銳變至此?
她定了定神,暗下警惕,臉上則笑道:不說我的表妹了,這畢竟是三皇子殿下的家務事。
原玉怡和傅雲雁互看一眼,心想也是。反正南宮玥和她表妹的關係也不佳,她們犯不著管別人家的閒事。
原玉怡總算想到了正事,玥兒,再過幾天,就是中秋,過了中秋就是八月十六了她笑眯眯地衝南宮玥和傅雲雁眨了眨眼,意有所指。
說到八月十六,南宮玥也是眉目含笑,而傅雲雁卻是嘆了口氣:可惜阿昕沒來!五皇子在王都監國,南宮昕身為他的伴讀,自然也要留在王都陪同,也就沒有隨著一起來行宮。
八月十六,對大裕的年輕男女來說,是一個特別的節日。
這個節日源於前朝,傳說三百年前,有一位少年將軍在秦淮河上偶然認識一個名叫慕蓮的歌妓,兩人一見鍾情,將軍欲取慕蓮為妻,卻遭家人反對,慕蓮最終自贖其身,黯然離去,從此音訊全無。
少年將軍對其情根深種,一直未娶,甚至不惜放棄錦繡前程,被逐出家門,獨自隱居邊疆。
他在邊疆一待就是近十年,其後,北狄來犯,他們來勢洶洶,一連攻破數城,少年將軍毅然挺身而出,帶領一城百姓死守垣城。就在孤立無援,危在旦夕之時,慕蓮巧施連環風火計大破敵軍後方,解了恆城之危,兩人在全城百姓的見證下成了親。
成親後,兩人一同奮力鎮守北疆,直到朝廷援軍趕到。
因他們在北狄一戰中立下的大功,朝廷論功行賞,封了少年將軍為安北侯,而慕蓮則由一介歌姬,扶搖直上,成了超一品的侯夫人。
皇帝召安北侯夫妻進王都,可是他倆卻選擇繼續住在北疆,過著樸素清貧的生活,他們帶領貧困的當地百姓開懇荒地,灌溉引流,慕蓮更是開了書院,親自為師教化子弟。
夫婦二人的書院裡不僅教出過一代大儒閣臣首輔,還有許許多多傑出之才。
五十年過去,夫婦倆是桃李滿天下,安北侯更是因其在北疆的造化之功榮登名臣譜,從此名垂青史。
慕蓮夫人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傳奇,在她過世後,民間對其仍舊懷念不已,便把八月十六安北侯夫婦成親的日子定為慕蓮節,一個有情人終成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