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白面無鬚的內侍匆匆進來稟報道:“稟太后娘娘,張嬪娘娘和張老夫人在殿外求見。”
太后和雲城交換了一個眼神,這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來,太后皺了下眉,但還是道:“讓她們進來吧。”
張老夫人和張嬪進入殿內,見雲城也在,心裡微驚,面上卻是不敢顯露半分,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太后磕了頭:“嬪妾(臣婦)拜見太后娘娘,祝娘娘萬福金安。”
“起來吧。賜座。”太后神情淡淡地說道。
張嬪和張老夫人坐下後,張嬪欠了欠身率先開口道:“嬪妾好幾日沒來給太后娘娘請安,還請太后娘娘贖罪。”
太后不冷不熱地說道:“聽說張嬪近日身體不適,哀家也不是那種不講道理之人,養好身子才是正事。”
“謝太后娘娘關愛。”張嬪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幽幽嘆道,“自從二公主沒了,嬪妾便傷心欲絕,日夜思念,以致夜夜難眠。幸好太醫給嬪妾開了些安神湯藥,這些天總算是好了些。”
太后沒有接話,只是慢悠悠地啜了口茶,張嬪面色微僵,但很快便表情自若地繼續道:“今日嬪妾去了雪合宮,見到了一對快做完的護膝,守宮的宮女說這是二公主還在宮裡的時候就開始做的,二公主當時還說,天冷了,太后的膝蓋不好,她要做得暖暖的,讓太后用……”她的眼中閃現著淚光,“往日裡,二公主是最仰慕、孝順太后娘娘的了……這倒底是二公主的一點孝心,嬪妾便做主拿過來送予太后。”
張嬪身後的一個宮女捧出了一對護膝。
太后讓人去取了過來,拿在了手中。這護膝裡縫著雪白的狐狸毛,看著就十分暖和。只是這護膝上的仙鶴壽紋只繡到一半,顯然是還沒有完工的。
太后心有所觸,對於二公主這個孫女,她並不是不喜歡的。她和三皇子乃一胎雙生,龍鳳雙胎本就是大吉之兆,二公主還小的時候,她也時常抱過、疼過。而二公主往日裡也確實孝順,明明有宮女,也總會親手給她做抹額,繡“壽”字,又靈牙俐齒的很是能逗人開心。她在這風華正茂的年紀,這麼早早的就去了,太后的心裡也是有些不捨的。
太后不由長嘆了一聲。
張嬪見狀,鬆了一口氣,她雙目含淚地站起身來,跪倒在地,向太后磕頭懇求道:“……太后娘娘,二公主如今未及豆蔻年華,就暴病而亡,堂堂一個公主卻落至魂無所依、死後都沒個子嗣後代供奉香火的下場,嬪妾這個做母嬪的實在是於心不忍啊。”張嬪再次抬頭時,已經是淚流滿面,楚楚可憐。
“是啊,太后娘娘!”張老夫人也是兩眼通紅,緊跟著也跪了下來,“二公主殿下乃是堂堂大裕公主,本應是天之驕女,享盡一世榮華,卻去得如此冤枉。這些日子,二公主殿下是夜夜到臣婦夢中哭訴,聽得臣婦心痛不已。”
太后亦是搖頭嘆息。
張老夫人又重重地磕了下頭,恭敬地匍匐在地,哭道:“……太后娘娘,臣婦也知,那個主意有些荒唐。可是,這陰陽本殊途,二公主理應早日去地府投胎才是正理,偏偏二公主的芳魂卻留戀陽間。臣婦擔心長此下去二公主陰氣漸重,會折損了皇家的陽氣!”三皇子說過,太后最在意的就是皇帝,一旦涉及到皇帝的安危,太后一定會答應的。
果然,太后意有所動。
若說這世間,誰的陽氣最旺,毫無疑問,肯定是皇帝。二公主是天之鳳女,自然也不會是普通的孤魂野鬼,又和皇帝是父女骨肉的血親。若二公主真是心願未了,不願去轉世投胎,那她的陰氣必然會有損於皇帝的陽氣,到那個時候……想到這裡,太后不禁有些害怕。
她不由想道:若是為了讓二公主瞑目,讓她死後有人供奉香火,倒是……
知母莫若女,雲城見狀不禁有些著急了,正要開口,就被哭訴著的張老夫人給打斷了。
張老夫人和張嬪可也一直在留意著太后的臉色,眼看太后似乎已經快要允了,哪能讓雲城壞事!就聽張老夫人再接再勵的一邊哭一邊說道:“……太后娘娘,臣婦可真沒有信口胡說。那日,臣婦本想去藥王廟為二公主殿下做法事祈福,可誰知那擺在佛前的燭火卻突然倒了,這分明就是二公主殿下在為自己訴苦啊!”
聽到這裡,太后不禁眉頭一皺,快速地捻動著手中的佛珠,口中則問道:“你是說佛前的燭火自己倒了?”
“臣婦句句屬實。”張老夫人老淚縱橫道,“……昨日在菊宴上,臣婦見到了鎮南王世子妃。二公主本與她一般的風華正茂,世子妃嫁了人,又夫妻恩愛,偏偏二公主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