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服食過五和膏?!
永樂宮中,又是一片寂靜,連呼吸聲和心跳聲都聽得一清二楚。【
坐在一把紫檀木太師椅上的皇后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面『色』一沉,表情有些複雜。
五和膏是大裕皇室的一個秘密,知道的人也就是少數幾人,程東陽以及幾個內閣大臣以前都是聞所未聞,臉上一片茫然,卻也敏銳地感受到了太后和皇后似乎都知道這五和膏。
太后深吸一口氣,又問王太醫:“你說,皇上服用的五和膏是哪裡來的,太醫院可有記錄?”
在太后的威壓下,王太醫忍不住又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太醫院的幾位太醫對這五和膏的看法也大不相同,有人覺得五和膏是奇『藥』,從太子身上可見一斑,但也有人覺得五和膏成癮是毒非『藥』……
皇帝殯天那日,他給皇帝檢查遺體時就從皇帝的口涎中聞到五和膏的氣味,也是猶豫了一陣,終究沒有說。畢竟,五和膏與皇帝的死因無關,而且皇帝在服用一種會成癮的『藥』,這『藥』還是百越人獻上的,這些事傳揚出去,只會對皇帝的名聲不利……
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王太醫一開始沒說,直到太后找上了他問話,他就把五和膏的事都說了。
王太醫心中一陣忐忑,嚥了咽口水,硬著頭皮繼續說道:“回太后娘娘,太醫院並沒有給皇上服食過五和膏,”頓了頓後,王太醫的頭伏得更低了,艱難地說道,“太醫院的太醫都知道,在大裕,只有皇后和五皇子的手中有五和膏……”
王太醫身後的中衣已經被汗水浸透了,他如何不知道太后是在懷疑皇后和太子。想著,王太醫就是膽戰心驚,完全不敢看皇后的神『色』。
王太醫不敢,太后卻是敢的,她目光似箭地『射』向了皇后,如鷹隼般的眼眸中充滿了懷疑。
此時的太后易怒而多疑,就像是一頭護犢的母獸一般。
幾位大臣也都看向了皇后,眼神中帶著一絲審視,心中浮現某個想法。
皇后被太后看得心中咯噔一下,連忙道:“母后,兒媳也不知情,太子已經很久不服用五和膏了。”
皇后的解釋並沒有解除太后心頭的疑慮,甚至太后眼神中的質疑與敵意更濃烈了。
太后一眨不眨地盯著皇后,眸光銳利,咄咄『逼』人地又道:“皇后,既然太子很久不服用五和膏,那豈不是表示之前從百越送來的五和膏還剩下了很多?!”
“太后……”
皇后從太后的語氣感覺到不妙,雙手在袖中緊緊地握成了拳頭,心頭彷彿壓著一塊巨石:樊兒真是命運多舛,本以為樊兒被封為太子後,一切就好了,沒想到……
皇后還想要說什麼,然而,太后的心底早就有了自己的答案,聲音越來越冷,越來越犀利:“立太子並非是皇上所願,莫不是太子怕被廢,所以就聯合詠陽大長公主弒君?!”
太后越說越覺得是如此,或者說,也唯有如此才可以解釋事情的前因後果!
太后的眸子一片通紅,狠狠地瞪著皇后,她心中已經認定了,無論是皇后和太子都與皇帝的死脫不開干係,畢竟皇帝死了,最大的得益者當然是太子!
也唯有太子!
想著,太后緊緊地握拳,指甲深深地陷進了掌心,幾乎摳出血來。
此時的太后只是一個喪子的普通女人,拼盡一切只想讓殺死兒子的兇手付出代價!
太后深吸一口氣,冷靜了些許,又看向了幾位大臣,鏗鏘有力地說道:“反正只要一天沒查明皇帝死因,新帝就不能登基!”她倒要看看如果她不太同意,他們誰敢讓太子登基!
幾位內閣大臣幾乎是有些頭疼了,暗暗地交換了一個眼神。太后所言乍一聽也有幾分道理,但再細思,又漏洞頗多。
“太后娘娘,今日鎮南王派了來使來恭賀太子即將登基。”程東陽含蓄隱晦地提醒太后道。
縱觀歷史,太子被廢並非什麼罕見之事,可是現在的情況是,就算皇帝還活著,提出要廢太子,鎮南王府會同意嗎?!
立太子也好,廢太子也罷,如今早就不是大行皇帝或者朝臣能說了算的!
程東陽的眼神複雜極了。
太后冷笑了一聲,她明白程東陽的意思,可是她就不信廢了太子,鎮南王府就會率軍打過來不成?!他們鎮南王府就不怕為天下人詬病,遺臭萬年嗎?!
這些大臣啊,每天就知道口口聲聲說什麼以江山為重,這些她一個『婦』道人家可顧不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