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攤位前,那些布衣百姓排起了兩條長長的隊伍,宛如兩條長龍蜿蜒穿行,一眼看不到盡頭,旁邊還圍了一些看熱鬧的百姓,七嘴八舌,看來簡直比過年還要熱鬧喧譁。
南宮玥和蕭霏也過去攤位幫忙,親自舀粥,施衣,還送上一支檀香,讓他們去寺裡燒香為將士們祈福……
如此,便是那些沒打算來領粥的百姓也意有所動,陸續有人來討香,然後進寺。
南疆將士就是南疆之根本,沒有這些將士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他們南疆百姓的平安和樂。
不知不覺中,寺外那熱鬧的氣氛中也隱隱地染上了些許肅然。
日頭越升越高,很快,就快午時了。
今日帶來的十幾桶粥也只剩下最後一桶了,南宮玥見蕭霏的額角已經沁出了一層薄汗,就道:“霏姐兒,也忙得差不多了,你先去休息一會兒吧。再過半個時辰,我們就回府。”
蕭霏用一方帕子擦了擦額角的汗水,含笑應了:“大嫂,我想去碑林看看,很快就回來。”大佛寺的西邊是一片碑林,在駱越城裡也是薄有名氣,常有人來此拓印觀摩,也是蕭霏每次來此必去之處。
南宮玥自然是允了。
蕭霏就帶著桃夭和凌霄一起往外走去,可是還沒走幾步,就聽到後頭傳來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呀呀!”
蕭霏直覺地停下步子,轉頭想看看小侄子怎麼了,只見『乳』娘懷裡的小傢伙正目光灼灼地看著她,奮力地朝她伸出了手,那副急切的做派就算不用問,也知道他是想跟她去玩……
“呀呀呀!”小傢伙不耐煩地催促著。
看著他一副閒不住的小模樣,南宮玥心裡有些無奈,有些好笑:煜哥兒一向好動,讓他在這裡待著陪了她們一個時辰,恐怕是早就不耐煩了,他能忍到現在也算不容易。
南宮玥幫小傢伙整了整衣裳,笑『吟』『吟』地叮囑了一句:“煜哥兒,你跟著你姑母去玩,可要聽話了。”
小傢伙傻乎乎地笑了,彷彿在說,我一向很聽話啊。
蕭霏立刻頷首應道:“大嫂,我會好好照顧煜哥兒的。”她一臉鄭重地看著南宮玥,彷彿身上肩負著一個巨大的使命般,看得南宮玥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他們家的霏姐兒啊,還是那麼可愛。
於是,小蕭煜就在絹娘和海棠的陪同下隨著蕭霏走了,小傢伙大概是一夥人中最興奮的一個了,走出了好遠,還能聽到他“咿咿呀呀”地叫個不停,一會兒指天,一會兒指地……
南宮玥含笑地目送他們的背影進了大佛寺。
碑林在大佛寺的西側,只要沿著一條鵝卵石小徑穿過一片竹林,再繞過一個小池塘,就是碑林。
此時近午時,大部分的香客都去偏殿廂房用素齋了,碑林附近很是冷清。
對蕭霏而言,如此甚好。
蕭霏本來沒打算來碑林,所以今天沒帶拓印的工具,也就是隨便看看。
對於小蕭煜而言,這個陌生的地方有趣極了,只是這麼由『乳』娘抱著穿行於這些石碑之中,便是那麼新鮮好玩,就像是他平常和貓小白、小橘玩捉『迷』藏一樣,樂得他合不攏嘴。
蕭霏則是一本正經地與小蕭煜介紹著這些石碑,如數家珍地告訴他這是什麼流派,是哪朝哪代何人所書,並一一點評。
小蕭煜自然是聽不懂的,卻也不妨礙他不時地鼓掌給姑母捧場……
“師徒倆”都是樂在其中。
一盞茶後,他們就來到了碑林中央一塊巨大的石碑前,蕭霏指著那石碑道:“煜哥兒,你瞧,這是楷書。等以後,姑母給你啟蒙,咱們就先學這個可好?”
“呀呀!”
小蕭煜笑呵呵地揮舞著拳頭應道,彷彿在贊同蕭霏的話,一旁的丫鬟們有些好笑地交換了一個眼神,這小世孫倒是像世子妃,和大姑娘似乎很合得來。
跟著,蕭霏饒有興致地捏著小蕭煜的一根小肉指頭沿著石碑上的刻字比劃著,一橫,一撇,一捺,一點……
四周靜悄悄的,只有秋風徐徐吹動竹林的聲音自池塘的那邊不時傳來,其中隱約夾雜著嬌柔悲傷的女音,似是無措,似在抽噎。
“姨娘,我該怎麼辦?我的這輩子都毀了……”
“四姑娘,你別傷心了。一切會好的……”另一個女音侷促地安撫道,應該就是第一個女音口中的那個“姨娘”。
“姨娘,我好不容易才討了母親的歡心,能得一門好親事……現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