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侯帶來的那道聖旨讓鎮南王頭痛了許久,短短五天,就連招心腹幕僚私議了好幾回,最終商議的結果還是皇命不可違——說到底,只要鎮南王不打算造反,就還是得聽皇帝的。
鎮南王是真心不想再和百越打仗了,也打怕了,所幸唐青鴻體察入微,主動為鎮南王出謀劃策,建議他以南涼為切入點……
鎮南王聽了唐青鴻的良策後,頓時精神一振,深以為然,趕緊請了官語白前來,義正言辭地解釋了一番,比如前年百越之戰後,南疆軍折損了不少,至今還傷了元氣;比如現在與南涼之戰還在膠著,南疆兵力不夠,實在無力再與百越開戰;比如若是真的兩頭開戰,一旦一邊戰局不利,將置南疆於無兵可調的境地……
一句句言辭鑿鑿,其本質就是一個字——拖!
說實話,鎮南王心裡實在是沒把握,不知道官語白會不會趁機為難自己,上書皇帝,參自己一本。
沒想到的是——
“王爺說的是。”官語白修長的手指撫了撫衣袖,含笑地看著鎮南王道,“分散兵力絕非智者所為。”
官語白的體諒讓鎮南王甚感欣慰,心道:官語白畢竟是將門子弟,上過戰場的,不似那些個文臣,明明不懂打仗,還要在朝堂上指手畫腳!
鎮南王臉上明顯鬆了一口氣,熱情地說道:“侯爺安心在王府住下,隨便住多久都行!”
官語白欠身道:“多謝王爺。”頓了一下後,提出:“王爺,本侯此行帶來的一千精兵正駐紮在南疆地界之外,不知道王爺可否准許他們來駱越城?”
鎮南王遲疑了一瞬,但想到那一千精兵畢竟是皇帝讓官語白帶來的,若是一直不讓他們進南疆,恐怕皇帝那邊也會有所疑慮……而且官語白自打來了駱越城後,所做之事件件都通情達理,自己也不該在此等小事上為難於他。
不過是一千精兵,又能在南疆掀起什麼風浪!
鎮南王心下有了決議,同意了。
安逸侯從王都遠道而來,並住在了鎮南王府,很快就在駱越城裡傳開了,各府邸不由對他的來意紛紛猜測,甚至還有人提到說是為了鎮南王的四十壽辰祝壽而來的。也有與碧霄堂親近的府邸前來試探一二,依然一無所獲,唯一知道的是世子妃準備去大佛寺為世子爺和東南邊境的百姓祈福。
祈福是好事!
於是,那些夫人們一回府裡就紛紛準備起來,也要去祈福。
可想想,若是厚著臉皮硬是要跟世子妃一起去,或者當天特意跑去偶遇就太做作了,恐怕世子妃也瞧不上眼,所以,她們打算待世子妃回來後再去,以表達她們的誠意。
不知不覺,駱越城的大小府邸都開始為了祈福忙了起來,作為帶頭的鎮南王府更是如此。
供養的五十套僧衣趕夜趕工完成了。
放生的鯉魚準備好了。
佈施用的素菜已經定好,正在採買。
就連南宮玥讓府裡的姑娘和公子們抄寫的《大藏經》也完成了七七八八,尤其是把抄書當作練字的蕭霏更是第一個完成,迫不及待地帶著抄完的《大藏經》來了。
蕭霏做事一向專注專心,心無旁騖,她的經書抄得自然是極為工整。
“霏姐兒,你的小楷又進益了。”南宮玥由衷地讚道,“起筆時不『露』鋒芒,滅跡隱端,藏鋒斂鍔;收筆鋒藏畫中,點畫完滿圓足,筆勢靈活。”
蕭霏嘴角輕揚地笑了。為了抄好這份《地藏經》,她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蕭霏又拿起另一本遞給南宮玥道:“大嫂,這是二哥抄寫的。”
南宮玥隨意地翻了一頁,怔了怔,面『露』訝『色』道:“二叔的小楷寫得很不錯啊。”蕭霏用的藏筆,蕭欒用的是方筆,方筆有稜角,寫得好,能給人雄強、勁邁、沉峭之感,蕭欒當然還差得遠,但是字形已經寫得不錯。
蕭霏喝了口熱茶,抱怨道:“大嫂,那是你沒看過二哥第一遍抄成了什麼樣子,我前幾日特意去他書房看了,發現他寫得歪歪扭扭,甚至還寫錯了字,我就讓他重抄了一份……後來再去看,發現他竟然大有長進。一開始,二哥還神秘兮兮地不肯說,我再三追問,他才說是找安逸侯指點過了。”說著,蕭霏的表情有些古怪,說實話,當她聽到二哥這麼說時,幾乎沒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偏偏二哥還振振有詞,非說什麼,他觀安逸侯溫爾文雅、氣質卓絕,字必是寫的極好,也不知道是什麼歪理。
不過,安逸侯還真不虧是安逸侯,即便是二哥這根朽